首页 -- >> 青创汇 -- >> 青创汇微矩阵 -- >> 正文
APP下载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发布时间:2016-01-22 17:49 来源:中青在线 

    一名研究生的困惑

    导读这篇描述作者切身体会、个人成长经历的文章,是否会让你读后感同身受?(文章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学术中国 ID:xueshuzhongguo)

    今天看了书一章;论文三篇。但是越看自己心里越委屈,总觉得自己已经下功夫了,可还是写不出什么像样的东西来。回想自己开题的坎坷,心中不免思绪万千。  

    自己之所以有发感慨是因为在微信平台看到一篇的文章——《十七年:从中专到博士》。作者的求学经历让我很是震惊,也很有共鸣,不过更多的是一种羞愧。她从生活羁绊中逃脱很是不易,一个背负着改善家庭生活命运的老大,又是一个学历与家庭温馨的双赢者,她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呢?虽然里面她轻描淡写的提到了过去的心酸,但是作为“半个战友”,还是能够感受到曾经的那份抗争。对,是抗争!就像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激昂跌宕。我在这里不是为了赞叹她的成功,也不是为她而喝彩,因为经历磨难的人不在乎那些,而是反思我的现在。

    同样是从农村出来,一些人来自偏远的山区,他们为了离开贫困与落后,努力奋进,直到永远地扎根于城市。还有一些人则是来自于不发达的平原,他们也有着一个出去闯荡的梦想,为之而努力。直到离开了土地,他们才发现原来我们可以不用如此拼命。真的不用如此拼命吗?

    出生于不发达平原的学生群里就有我的身影,我们虽然出身的条件相比他们而言似乎要好那么一点点,也就是说退路似乎还有,毕竟一亩三分地还能养活自己,虽然结余不多。但是我想我们还是不会就此停下脚步,安心回到农村去种地。我并不是瞧不起自己的父辈,我也是农村娃,知道种地的辛苦。他们顶着风吹日晒,相比同龄人,不知道要比城市中的看起来老多少。离开生我养我的农村也是一种无奈。都说城里人之间冷漠无情,可谁又记得乡里的生活也有纠纷,也有那种“小市民”的嘴脸。虽然说乡村生活是一个共同体社会,但是离开乡村的人谁也不会忘记那种“忌人有笑人无”的生活。

    肩负的使命不容许我们停下,对于他人看法的在乎也让我们不能,或者说不敢接受自己的平庸。因为邻居的多嘴,我离开村里的小伙伴独居于初中、高中,他们的冷嘲热讽又让我顶着压力再战进入大学。那种被讥讽却又无言以对的感觉从此消失了一段时间,父母的心中也有了许多欣慰。就当我沉浸在进入大城市的喜悦之初,却又领受了“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酸楚,大学生真的不值一文吗,那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家倾之全力供养学生呢?

    面对这种观念的侵扰,我大二的时候竟然有了退学的念头。但是我又能去到哪里,我怎敢去面对父母的眼神。也许是因为我的懦弱,不敢退学,所以依旧在读书。虽然自己心里没底,不知道自己能读多久,还能读到什么时候,只知道,每次捧回荣誉证书的时候母亲的脸是笑的,父亲的身影是挺拔的。

    也许就是生活文化的差异吧,在大学的时候身边的一群的小伙伴虽然互相“黑”,但是也其乐融融,谁也不会瞧不起谁。反而是面对学校考验的时候紧紧地抱在一团。就这样,远离了那种被嘲讽的日子。我不曾思考自己为什么读书,不曾想过自己能读多远,身边人都在读书,所以自己也就读了,就这样快乐地大学毕业。

    由于家教的关系,自己读书成了一个习惯。别人或许想着是为了国家建设而努力,也或许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价值而苦读。而我,二者都不是,我只是想让父母开心。所以,借由荣耀他们的心理考了研。所幸的是,自己考上了,而且还是一所挺不错南方高校。

    现在回想自己曾经努力复习的那段日子,跟那个姐姐的求学历程有着那么相似之处。这时候我才意识到,文章里她不是为了淡化那段苦日子而吝啬笔墨,而是真的没什么记忆。因为我经历过,所以我很熟悉。自己也像她一样淡忘了复习的辛酸,只有一个过去的模糊印象。然而,从北上到南下则是我的又一个转折点。

    门口的人再不多舌了,我的前进动力也不足了,好像我就是在为了他们的多舌而努力一样。身边的好友大多开始了工作,而我却因为读书读习惯了,变着法地逃避工作。读大学是因为要证明自己能行,拿奖学金、考研是为了荣耀父母。但是读研是为了什么呢?我似乎迷失了自己的方向。

    虽然自己迷惘,但是研究生的生活依然在继续,上课读书这些都是我熟悉的。随着时间的流逝心中的疑问是越积越多,我曾经问过自己是否真的想读书,想在学术上有一番作为。自己却回答不出,因为总担心自己不行。

    还记得多年前的一次逃学,自己因为贪玩不去学校被母亲毒打,从此返校再无辍学之意。没想到,母亲的一次打,让我长了二十多年的记性。但是现在呢,她不会再因为我的逃学而打我,也不会强迫我继续读书。还记得我读研一的时候怯懦地问起她,要是不考博可不可以。她竟然回道,要是想读就继续读吧,我不知道是不是领会错了她的意思还是怎样,我就打算着继续读博。

    那个姐姐是因为多年的学习积攒了很深厚的学术功底,导师力劝深造,家人又支持所以很有理由继续读。而我呢,虽然家里就我姐弟俩,姐姐已经出嫁,我没有生活的太大压力,而母亲的态度也不明确。她也许是不想羁绊我的自由生活,毕竟她那一代人太缺乏读书的机会了,尤其是她。但是一想到父母还要为我继续辛劳,自己心中不安。对于学术的热情我不知道自己是因为读书成了习惯的惯性,还是担忧离校就业压力的借口,自己对于未来这个问题总是逃避着。直到毕业开题的时候与导师方向的沟通不畅,遇到了坎坷。感觉自己好失败,心里面隐藏多年的问题一股脑地挤了出来。

    对比其他同学,自己终于明白为什么有篇文章敢冒险犯众怒说211、985的学生就是比其他学校的学生素质高。我不否认有些学生的确比他们要好,但是总体来看,人家的牌子不是吹嘘的,而是真的有实力。虽然自己笔试成绩第一,但是缺乏历练,复试的时候却成了被录取的最后一名。平时上课我们之间的差距不怎么显。我只能把自己擅长的做好,而她们则好像对什么都是轻车熟路。虽然求学的路上不乏牛人陪伴,但是这种让我一点“活路”都没有的受挫感还是第一次遇到。就这样自己也算是混过了研一。

    但是开题报告再次拉大了我们之间的距离。她们大多顺利的开题,即使有问题也是小修小补,而我则是需要“动大的手术”。虽然可以找点理由说是与导师方向不一致,沟通指导存在问题,但是逻辑问题确实是自己的致命伤。还记得其他老师提醒我要注意思路清晰,把问题明确。我是多想自己也能和其他人一样,但是终究在答辩的时候没有。事后与导师谈,他一改之前的口气,提到我的逻辑思维存在问题,说我不适合做学术。这似乎一下子要了我的命。自己对开题受挫并不在意,因为选题毕竟可以调整,但是否定我的学术生涯则是要我身临崩溃的边缘。研二了,即将选择读博或者就业,自己一心想着继续留在学校,但是导师的话却让我不得不三思。

    之前有些老师提到我写的东西有料,有些东西可以拿来“玩一玩”。还有老师鼓励我说思维的跳跃性是一种灵点,是一种思考的优势。经历开题受挫,我无法忘记自己逻辑混乱的危机——不适合做学术。自己又不敢去向其他老师求经,一方面是担心自己占用了他们的时间,毕竟不是自己的导师,而且要是让导师知道了或许也不好;另一方面又担心自己口述不清自己的问题,自己存在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连问题是什么都说不明白。

    借着读后感的机会将这些陈述出来,也让自己心里舒坦一些。这也算是一种在路上的人的困惑吧!

    本文为学术中国读者凯斯投稿

【责任编辑:姜继葆】
相关新闻
图片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