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

河南西华助农民工返乡创业

http://www.kab.org.cn 2016-08-31 06:40

来源:经济日报

    近年来,河南省西华县委把农民工返乡创业,当作精准扶贫项目抓紧抓好,使之成为脱贫致富的“排头兵”。据统计,2013年以来全县累计发放各类小额贷款1亿多元,帮助8500多名返乡创业农民工解决了资金难题,带动3.6万名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

    西华县是河南省劳力输出基地县,全县有20多万农民工长期在外打工,西华的“逍遥胡辣汤”“西华的哥”“助浴服务”“土地承包”,成了名扬省内外的四大劳务品牌。多年来,县政府一直鼓励农民外出打工,依据“四大劳务品牌”,靠技术凭本领挣大钱,全县年纯收入达24亿多元,仅此一项农民人均增收2700多元,劳务输出多次受到河南省政府表彰。

    人往家乡走,钱往家乡投。一大批靠在外挣到大钱的农民工,积累了丰厚资金的西华能人贤士,得志不忘桑梓,纷纷从外地返回家乡,投资兴业;部分家庭负担较重的农民工,为了照顾好留守老人、孩子,做到挣钱家务两不误,也纷纷返乡。西华县政府看到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因势利导决定把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作为精准扶贫项目,党委政府亲自抓,全民参与,大力引导支持,贴息贷款、创业培训、政策指导、解决场地,积极帮助返乡农民工创业。县委、县政府建成了面积10平方公里的西华产业集聚区,欢迎农民工入驻办厂创业。

    县城北关年轻女士安晓在广州珠海打工,从事3年无人机行业,有技术有能力。考虑到家乡发展无人机行业前景广阔,安晓2014年返乡创业,兴办无人机行业。她的做法得到了县政府的支持,提供2万亩作物做无人机植保试验,成效显著。2015年,西华县决定依据西华通用机场优势,建设全国唯一的无人机产业区,并由安晓负责招揽企业入驻。安晓招揽了10多家无人机企业入驻西华,她也办起了酷农无人机有限公司。酷农无人机有限公司已生产、销售无人机50多台,农作物植保面积超过40万亩,经济效益近700万元,同时办公司安排农民工近70人,提供无人机植保作业,安置有技术的农民工50多人,半年为他们每人增加收入7万元。

    西华县东夏镇西张楼村农民工崔春芝说得好,“县委政府巧安排,在家在外都挣钱”。农民工返乡创业有效促进了县域经济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

【责任编辑:于璧嘉】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或在视频窗口中有“中青在线LOGO”标识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KAB公告更多
KAB创业教育(中国)项目介绍

KAB创业教育项目目前已在全球30多个国家开展。核心内容培养大中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而专门开发的……详细>>

KAB培训课程介绍

《大学生KAB创业基础课程》是KAB创业教育(中国)项目的成果之一。该课程力图对中国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观念进行科学指导,培养他们的创业意识,帮助他们正确认识企业在社会中的作用和自我雇用,了解创办和经营企业的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从而提升他们的创业能力和就业能力。该课程教学用书包含讲师用书、学生用书和商业游戏,适合高校各学科学生学习……详细>>

创业故事 更多

他们为啥和国家级双创基地“闹别扭”

其实创业无小事儿,对小事儿处理不当,就会影响创业者的积极性,所谓的服务就会成为“枷锁”。详细>>

青年创业者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