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创业资讯 ->> 正文

四代人讲述为何考研:部分本科生为延迟就业

http://www.kab.org.cn 2015-12-28 10:40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00年代:考研为了“更多选择”

  时间:2004年

  考研者:郭华东,山东菏泽人,本科内蒙古大学,后考取南开大学世界史专业

  在南开大学津南校区的博士公寓中,记者见到了正在写博士论文的郭华东,宿舍里到处是复印的英文版资料。“学美国史,文献多是英文的。”郭华东说。

  明年6月份就要毕业的郭华东是第二次在南开就读。11年前,从内蒙古大学毕业后,他考取了南开大学世界史方向研究生。硕士毕业后去了四川一所高校,工作6年后他重新考取了南开大学美国史方向的博士。

  回想当年,郭华东印象最深的就是扩招。1999年,高校扩招开始。1998年高考(微博)录取108万人,而2002年录取人数达到320万人。郭华东是扩招后的第二批高考生,见证了扩招给考研带来的变化。

  “那时考研,是‘个体化’很强的行为,为了增加知识,也为了更多选择工作的机会。”郭华东说,自己真正准备考研是在大四。而他如今发现,现在很 多本科生,一进大学校门就开始准备考研,甚至学校还会向学生强调考研必要性。一方面是考研呈现大众化,另一方面则是有人忧思“大学高中化”,考研变成“第 二高考”。

  考研群体的扩大,也让重点院校与普通高校的差距被拉大。据郭华东回忆,“当时重点与非重点院校没有现在那么强烈的对比。”当时全班一共47个人,考到校外的也就3、4个,整体考研的人不算多。“现在很多人是希望通过考研,来换一所名气更好的学校。”

  10年代:考研为了“一份工作”

  时间:2015年

  参考者:王景轩,太原理工大学大四学生

  王景轩自小便是老师眼中的好孩子,然而他迟迟未能走出高考失利的阴影。“没复读,勉强上了一所大学。”王景轩说,自己入学后状态特别颓废,“大一大二经常挂科。”

  从大三开始,王景轩开始正视前两年的荒废,决定考研。他每天早晨6点起,晚上10点睡,在图书馆学习14个小时,光他桌上复习考研的书就有42本,“一年下来练习题就刷了11本。”

  “考研就像是自我救赎。”王景轩对记者说,他不想这么早走进社会,担心拿本科文凭找不到满意的工作。“我想到大城市发展,生活压力会比较大,我希望在就业时能有高起点。”

  事实上,考研对于部分本科生而言,其实是延迟就业。研究生是否真的比本科生好就业,答案很难说,很多高校本科生就业率反超研究生。以西南大学(微博)为 例,该校2014届毕业生12700人,本科毕业生就业率96.54%,硕士研究生就业率95.04%,两者平均薪酬相差不大。

  “就业难导致很多本科生毕业后不工作去考研,推高考研热度,躲避就业高峰,但研究生毕业后,其职场竞争力并未有很大提升。”有教育业内人士如是说。(应被采访者要求,陆坚、徐建明为化名)(朱林 本报实习生 王梦莹)

【责任编辑:陈思蓉】
分享到: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或在视频窗口中有“中青在线LOGO”标识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KAB公告更多
KAB创业教育(中国)项目介绍

KAB创业教育项目目前已在全球30多个国家开展。核心内容培养大中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而专门开发的……详细>>

KAB培训课程介绍

《大学生KAB创业基础课程》是KAB创业教育(中国)项目的成果之一。该课程力图对中国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观念进行科学指导,培养他们的创业意识,帮助他们正确认识企业在社会中的作用和自我雇用,了解创办和经营企业的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从而提升他们的创业能力和就业能力。该课程教学用书包含讲师用书、学生用书和商业游戏,适合高校各学科学生学习……详细>>

创业故事 更多

卢川:杨帆KAB,共铸创业梦

我是一名大二学生,也是一名年轻的创业者……详细>>

青年创业者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