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方日报 陈奕凯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遇上电商大促销,赚客经常要连续几天熬夜刷页面、下单。绘图:吴文锋
刚辞别“双十一”,又迎来“双十二”。电商的促销活动层出不穷,滋养了一个特殊的群体——赚客。他们像猎狗一样敏锐,在互联网上搜寻,一旦嗅到免费的气息,便像蝗虫般蜂拥而上,将免费商品一扫而空。
免费,作为互联网商业的显著特征,造就了赚客的生存空间。企业越是信奉“烧钱圈用户”的电商法则,赚客们的生存空间越大,大到足以让这个圈子里的精英们发家致富。他们一手以零元或超低价买入促销商品,一手低价卖出,在数量大的情况下,利润可观。
笔者在三水认识了一名赚客,这几天,他请了年假,备战“双十二”。对陶健林来说,每次大型电商促销活动都是一场战役,遇到“双十一”、“双十二”这样的电商大促,往往需要提前半个月准备。
●撰文:陈奕凯
■注解
赚客“黑话”
一览表
赚客:又称网赚族,指利用电商商家促销活动赚钱的群体
白菜:免费或免单的促销活动
黄了:促销活动结束,或者促销品被抢完了。
砍单:又称K单,指在订单生效后,商家拒绝发货
大水:就是中奖的概率很高的抽奖活动
大牛:赚客中的高手,一般是职业赚客,拥有一定软件开发能力,以赚钱为目的
散户:一般是业余赚客,投入时间、精力不大,以省钱为目的
坑货:不值得参与的商品或活动
赚客个个“天道酬勤”
“在我进这个圈子之前,我以为抽奖是靠运气的,进来之后,才知道中奖都是汗水。”
假如,参加一个微信的抽奖活动,每个账号每天只能抽一次。你有一个微信号,可陶健林有40个微信号,他用40个账号轮番登录,此时你的中奖概率是他的1/40。
你第二天就把这事儿忘了,他可以连续抽半个月,此时你中奖的概率是他的1/600。这是一个简单的概率统计,表现是你总是中不了奖,而赚客们几乎是铁定中奖。
在陶健林看来,赚客就是一群以时间和精力换得商品的特殊消费者。“表面上我们买东西是免费的,但背后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刷页面、开账号、下单等。”
陶健林成为赚客,也是近一两年的事。与免费打交道越久,他越感到“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天道酬勤的规则在赚客圈同样适用。
每次遇到电商大促销,陶健林都需要一连几天熬夜。陶健林提前半个月开始抢各电商的“双十一”红包,临近几天,就开始把要买的东西提前放进购物车。
11月11号零点钟声响起,他的战斗开始了,飞速地点击鼠标,同时打开几十个页面,数十次登录不同的账号,下单。持续到凌晨三点,免费或者超低价的商品抢光了,他才休息。
平均每个账号从登录到完成下单,需要3分钟,20个账号就需要1个小时,所以管理40个账号是手动操作的赚客的极限。
“双十一”结束,统计战果,仅天猫,陶健林买到了300元免费商品。
“有的技术大牛自己开发软件,可以批量登录批量下单。”“大牛”所获收入,也要比业余“散客”高得多。
曾经有一次百度的推广任务,推广1人可得5元,陶健林推广了12人,可据百度公开数据显示,有“大牛”推广了8000多人,账面收入逾4万元。
陶健林介绍,“大牛”是圈子里的精英,是职业赚客,要么拥有软件技术,要么发展下线替他“打工”。“与业余的相比,投入几倍的时间和精力。”
为了应对“大牛”的冲击,陶健林号召了20名“散客”,组建了一个名为“福吧先锋团”的赚客团队,自任团长。团队成员轮流值班,在各赚客论坛上寻找“线报”——即电商促销信息。
值班人筛选出有价值的“线报”,发到团队的QQ群,如果是重大“线报”,例如某个电商网站被发现漏洞,值班人直接发短信给陶健林,再由他群发给所有队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