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

台湾网络创客是怎样炼成的

http://www.kab.org.cn 2016-12-26 08:23

来源:人民网 张 盼

  图为林之晨在“之初创投”演示日上。

  (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台湾如果只会做硬件是行不通的,会逐渐被边缘化。”台湾AppWorks(之初创投)创始合伙人林之晨对记者说。2010年他眼见移动互联网兴起,带动新一波创业机会,便选择放弃美国绿卡,回台湾创办专注于互联网领域的创业加速器,现已为305个团队提供过帮助。

  大三时踏上电商创业之路,毕业后两年代表公司在大陆扩展业务,随即前往美国商学院深造,对于两岸及硅谷创业环境,林之晨都不陌生。如今30多岁的他,更在每天早上5时至8时集中阅读全球科技动态,并撰文分享自己的创业心得。

  拥有互联网经验者占多数

  在与台湾当地青年创业者交流的过程中,记者发现多所高校都设有创新创业基地,为在校学生或刚毕业的校友提供免费空间、创业课程、导师咨询、业界资源等帮助。比如成立于2013年的“台大车库”,目前便有47支新创团队入驻,成员年龄基本在30岁以下。

  在创业者们看来,依托高校教育资源设立的创业基地主要面向早期团队,而“之初创投”这类的加速器则主要服务于相对成熟的团队。“这里90%的人有工作经验,有些在互联网企业已经服务5—10年了,很多可能不是第一次创业。他们对怎样做互联网产品是有概念的,而不是像学生那样从零开始摸索。”林之晨介绍道。

  “之初创投”的办公空间设在台北市中心一栋写字楼内,上下共有4层。6年来,300多个活跃的创业团队由此诞生,其中“80后”、“90后”占八成以上。

  做创业者的工商管理学院

  “入驻团队中做电商的最多,其次是物联网和工具类公司,还有专做企业服务的。”林之晨说,“之初创投”希望做创业者的工商管理学院,团队成员彼此以“校友”相称。入驻时间以半年为周期,每次收取约40个团队,大约在第三个月时会有大型的“演示日”,邀请上千名投资人及业界前辈来现场,听各团队介绍其产品及商业模式。

  “如果团队在外面自己创业,没有时间压力的话,动作可能比较慢。在这里做3、4个月一定要有产品与市场成绩出来,这就是‘加速’的意义所在。”在林之晨看来,进入创业加速器更能在共同奋斗的过程中,收获“校友”间宝贵的“革命情感”。“外面白手起家的创业者,可能人脉资源比较有限,在这里,十几期的‘校友’都是潜在的合作伙伴。”

  “之初创投”同时管理着总规模达18.2 亿元新台币的创投基金,用来支持入驻团队加速规模化其商业模式。“入驻团队能选择是否接受加速器投资入股,这在当年还是比较少见的,但目前看来应该是大势所趋。”林之晨说。

  创业团队业务向境外延伸

  从“之初创投”走出的团队,绝大多数继续发展壮大,有些深耕本土,有些走向海外。“比例上可能各占一半。”林之晨说,前者有“创业家兄弟”电商平台,近年逐渐拓展产品门类,现已拥有“生鲜”、“零食”、“电子产品”等5个垂直电商团购网站,均以台湾作为主要市场。

  “大概在三四年前,不少创业者还是往大陆拓展业务,最近这两年多往东南亚走。”林之晨认为,大陆互联网巨头实力强大,连当地创业者都不一定能在夹缝中生存,何况是台湾过去的创业者。“最近有一些报道提到,过去十几年互联网的发展,其实没给新创企业太多机会,主要是BAT(百度、阿里、腾讯)这些巨头继续壮大。”

  “台湾创业者有些会选择避开竞争激烈又很难生存的大陆市场,往东南亚这个进入门槛相对较低的新兴市场去。我们这里大概有二三十家互联网创业者,在东南亚慢慢地开花结果。”林之晨说。

  创业是希望“推台湾一把”

  在台湾、大陆、美国均有创业经验的林之晨,对于各处创业环境也有着自己的观察。“台湾互联网创业竞争没那么激烈,从成功几率来说比大陆、美国高。”但令他担忧的是,台湾现有教育体系无法满足业界的人才需求,“台湾优秀软件工程师的人才补给有欠缺,教育体系却没有像美国、大陆那样及时有效地调整回应。”

  “现有的台湾工程师素质是不错的,只是人数不够。如果去问硅谷企业,大部分会说台湾工程师的素质是不输给硅谷的。”在林之晨看来,两岸优质创业团队的比例也差不多,只是大陆竞争更激烈,要足够优秀才能脱颖而出。

  在创业氛围上,林之晨认为台湾创业火热程度远不如大陆。“这边没有太多来自官方的呼吁,不会说积极鼓励年轻人去创业。只是如果你想要尝试创业,会让你觉得有行政力量在支持,各地也设有一些青创基地。”林之晨说,“算是回应世界潮流吧。”

  选择从美国回台湾推出互联网创业加速器,是为了“在那个时间推台湾一把”,目前同类型加速器台湾仅此一家,从活跃团队数量而言也可谓表现突出。“做加速器很辛苦,如果不是对帮助创业者非常有热忱的话是做不下去的。”在被问到是否继续做下去时,林之晨脱口而出,当然希望有一天不做了,那说明台湾互联网行业已经比较理想了,“说是愿景吗?算是吧。”

  (本报台北电)

【责任编辑:于璧嘉】

相关文章: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或在视频窗口中有“中青在线LOGO”标识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KAB公告更多
KAB创业教育(中国)项目介绍

KAB创业教育项目目前已在全球30多个国家开展。核心内容培养大中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而专门开发的……详细>>

KAB培训课程介绍

《大学生KAB创业基础课程》是KAB创业教育(中国)项目的成果之一。该课程力图对中国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观念进行科学指导,培养他们的创业意识,帮助他们正确认识企业在社会中的作用和自我雇用,了解创办和经营企业的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从而提升他们的创业能力和就业能力。该课程教学用书包含讲师用书、学生用书和商业游戏,适合高校各学科学生学习……详细>>

创业故事 更多

我国青年首次创业平均年龄为24.67岁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与宜信公司今天在京联合发布《中国青年创业现状报告(2016)》。详细>>

青年创业者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