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网 潘德鑫 杨洪涛 李放 张月琳
明天,众筹给我们怎样的世界
从可支付手表到投影手机,从数字社区平台到虹膜加人脸识别技术,从卧室智能家居到汽车节油器……上个月在贵阳召开的首届世界众筹大会上,创意成为众筹的焦点。
“创意产业最适合实物众筹,用一句话来说,将来就是无创意无众筹。”姚余栋说。不过,在他看来,未来改变公司组织形式、进而深刻改变世界的还是股权众筹。
在国内股权众筹平台,一批“敢于吃螃蟹的人”已经成为锂电池制造研发、自助快递柜、生态智慧大米等项目的原始股东,如果这些企业在规定时间内未能挂牌新三板,或封闭期满投资人撤资,投资人的年化收益率将高达16%至30%。
姚余栋认为,未来股权众筹一是要根据风险偏好、风险承受能力和资金实力对投资者进行划分,对平台进行分层,以降低投资成本和入市门槛;二是建议修改公司法和证券法,将股东人数限制扩大到500人甚至1000人,这样可以扩大参与面降低风险。
36氪创始人兼CEO刘成城说,2015年不仅是双创元年,也是众筹元年,对于36氪这样的创业服务公司来说是个巨大转折点。“2011年我们创业的时候,投资人认为创业服务太小众,而今年很多人加入创业大军,不少通过众筹方式募资,小众市场一下变成了大众市场,用户飙升,交易额飙涨,风险投资也蜂拥而至。”
今年9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构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撑平台的指导意见》,对推动众创、众包、众扶、众筹做了系统全面的部署。
“四众的实质就是众筹。”杨东认为,“众扶”是公益众筹;“众包”是大众网络对社会分工的解构,劳动众筹;“众创”是智慧众筹、思想众筹。正因为通过筹“钱”找“人”,又带来无形的技术、人脉、市场,众筹与众创、众包、众扶互为促进。
沈竹林指出,通过打造四众平台,将进一步实现我国劳动、信息、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等各类资源的集聚,消除供给与需求的空间距离和时间隔阂,深度优化资源配置,大幅降低创新成本,打破传统的创新模式和路径,开辟创新驱动发展的新空间。
在一些外国友人看来,中国众筹的未来不可限量。参加首届世界众筹大会的加拿大前副总理希拉·科普斯说,中国发展众筹有三大优势:一是大量创新型的中小企业缺乏资金;二是居民储蓄率高,有超过6亿的网民,很多私人资本缺少规范安全的投资渠道;三是政府对众筹等金融创新的支持。
3D眼镜、电动平衡车、无人机……一批应众筹而生的科技产品已经改变了你我的生活,随着大众智慧的广泛参与,众筹的明天超乎想象,或许点击鼠标支持创新创业跟今天去银行储蓄一样平常。
“众筹将是今后大众创业融资的主流渠道。”博鳌亚洲论坛原秘书长、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主席龙永图说。(执笔记者:齐健,参与采写:潘德鑫、杨洪涛、李放、张月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