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教育报
“脚踏实地”的技术创新项目频遇“橄榄枝”
“我觉得没有核心技术的创业其实就是耍耍而已!”结束项目展示,面对记者采访时,武汉大学“星云引擎”创业团队的一位成员这样回应记者。在路演环节,多位评委肯定了他们的项目,并抛出寻求合作的“橄榄枝”。
这是一个提供云端操作系统的创业公司,它采用跨平台和云计算技术的结合,使软件运行在服务端,使服务端拥有任意模拟和切换操作系统的能力。“三网融合的瓶颈是终端设备自身难以融合,这个平台在三网融合方案里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突破点。”此次评委、得厚资本总经理张伟民评价这个项目的创新性在于技术突破。
在“100进30比赛”实践4组的比赛现场,多项技术支撑平台项目收获了掌声,获得全组最高分——88.8分。而依靠商业模式创新的传统产业项目则多数名落孙山。
“我看重的是一个项目是否有技术壁垒,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有独创性,被快速模仿的可能性很小,并对现在的产业结构起到升级作用。”评委、洪泰基金执行总裁冯玺清表示。正是因为“星云引擎”在算法上的优势和虚拟机技术的领先性,所以让他对这个项目打了高分。
“创新得做和别人不一样的东西,只有概念,没有核心技术,创新是没有根基的。”在“星云引擎”项目创始人余国田眼里,他们在这个领域具有“唯一竞争力”,因为团队自身专利技术的积累,并以开放性的合作方式为合作伙伴提供技术支撑,基本没有竞争对手可与之匹敌,“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搭建别人的商业模式实现商业模式的变现,目前国内很少有互联网企业可以做到”。
在这些担任评委的投资人眼里,技术支撑平台项目则倍受青睐,这或许与当前的资本环境不无关系。“以前资本虚热,投资人追着各种项目跑,经常可以见到炒‘概念’的微创新,像卖凉皮、米粉等创业项目,它们凭借互联网营销的概念,就可以拿到很多投资,但资本冷却后,投资机构更谨慎了,他们将关注有科技含量、存在技术壁垒的‘老老实实’的创新项目。”冯玺清表示,资本收紧,再加上纯商业模式的创新越来越难,商业模式创新的机会将越来越少,资本则更加青睐那些“脚踏实地”、“老老实实”的技术创新项目。
“并非模式创新的市场我们就不投资了,而是有更多的市场空白等待我们去开发,他们还没有和‘互联网 ’结合起来,这将是未来互联网创业的方向。”张伟民也看好技术创新的广阔空间。(本报记者 柯进 万玉凤 刘博智 刘盾 陈少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