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教育报
“农作物是从地里长出来的,不是从商业模式中长出来的”
“你们中有人种过地吗?”传统行业实践组的评委、和君集团合伙人桑郁的这个问题,让台上的“物联芯温室智能种植云管家”团队有些不知所措。就在10分钟前,身着绿色T恤的团队负责人王良帆,在激光笔和电子白板的协助下,描绘了一幅未来农业的图景:
坐在办公室里,打开手机客户端,远在百公里之外的多个温室大棚内的环境便了如指掌,温度、湿度、农作物生长情况一目了然,还可以实时控制温室大棚里的农业设备,及时进行调节。所有的一切,只需要一名管理人员就能轻松搞定。
这样的智能系统能否代替“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耕作,一些评委对此仍持保留态度。
“难道仅仅靠模型和数据就能种好地吗?”曾经种过草莓的桑郁认为,“互联网+农业”的创业基础在于对农业行业的深入了解,缺少行业深耕的互联网产品如同纸上谈兵。
大赛评委、唯你网首席执行官李征光用了一个更加形象的说法:“农作物是从土地里长出来的,不是从商业模式中长出来的。”
在实践组的传统行业类项目比赛中,很多创业项目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一位不愿具名的北京某天使投资人、大赛评委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大学生创业者对于相关行业调研不足,这也是大学生创业的一个“短板”,而这个“短板”目前还不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可以通过开设几门创业课程就能解决的。今后,高校最好的办法还是提供平台,让这些有创业意愿的学生通过真实的创业去逐步摸索和积累这方面经验。
在获得A轮6000万美元的投资后,运策网首席执行官王有朝终于松了一口气,大学时选择的这条路,今天他终于看到了生机。整车货运O2O平台最初是他在南京大学物流专业攻读硕士学位时的一个想法,为了实现这个想法,毕业后他并没有选择立刻创业,而是在传统物流行业中摸爬滚打,在积累了人脉和资源的同时,也发现了这个行业的“痛点”。
李征光说:“新业态的创业中,很多靠着商业模式来‘赚快钱’,但是‘互联网+’却很难撬动传统行业。”在模式创新的滥觞中,很多人都在强调营销环节。但在他看来,“互联网+传统行业”的走向,应该将更多的技术力量和资金投入到生产环节,深度地改造生产制造环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