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

全面创新改革 驱动转型发展

http://www.kab.org.cn 2016-07-26 10:15

来源:四川在线

    七月流火,“十三五”开局之年行至过半,德阳经济“半年报”交出了答卷——

    1-6月,德阳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765.7亿元,同比增长8.1%,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超额完成半年目标任务,同比增长16.3%。

    这是一组鼓舞人心的数据。经过一季度的短暂跌落后,二季度德阳经济总量排名迅速复位全省前三,增速排名更是强势上升12位,位列全省第六。

    “这得益于全面创新改革和成德同城化。”在德阳市委书记蒲波看来,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正如火如荼,成德同城化也加速推进,抢抓这两大新机遇,将为德阳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更大的动力。

    去年8月,我省被确定为国家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成德绵先行先试。省委首次将全面创新改革作为全省的“一号工程”。德阳率先谋划,明确将“全面创新改革”作为市里两个“一号工程”之一,按照省委“三年试验突破、五年基本转型”的要求,边探索边实践,精心谋划、统筹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

    在7月21日举行的成德绵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新闻发布会上,蒲波介绍的德阳特色和亮点,在与会媒体记者中引起了广泛而持续的关注。

    全面创新改革,德阳展开了怎样的探索,走出了怎样的路径?

    □德轩

    关键词

    目标方向

    找准定位

    突出特色协同推进

    全面创新改革,德阳的实践可概括为:围绕“一个定位”,打造“两张名片、两个示范”,着力“三大突破”,突出“四个重点”、探索“四项机制”,实施“五大工程”,切实抓好“三大精准对接”。

    围绕“一个定位”,就是要把德阳建设成国家高端装备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基地。

    打造“两张名片、两个示范”,就是要把重大装备智能制造核心技术打造成引领全国、影响世界的名片,把以培育智能制造高技能人才为主的职业教育打造成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名片,加快建设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市、职业教育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综合示范市。

    着力“三大突破”,就是要在装备智能制造技术攻关、重大装备制造领域军民融合发展、国家高等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等方面实现新突破。

    突出“四个重点”、探索“四项机制”,就是要突出创新环境营造、产业转型升级、创新人才建设、协同创新开放“四个重点”,着力探索有效发挥市场和政府作用新机制,探索以装备技术智能制造为主的产业创新新机制,探索创新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激励新机制,探索推动区域内外协同创新开放合作新机制“四项机制”。

    实施“五大工程”,即实施产业转型发展引导工程、创新项目支撑工程、创新载体培育工程、人才引进培养工程、创新政策引领工程。

    在实施路径方面,突出抓好“三大精准对接”,即精准对接产业未来发展方向,抓创新体系建设;精准对接制约创新的突出问题,抓政策机制创新;精准对接开放合作的国家战略,抓平台载体建设。

    关键词

    军民融合

    协同创新

    做好深度融合发展大文章

    6月24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四川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方案。突出特色、军民融合成为四川主题,而成德绵地区则成为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示范区。

    制造全国60%的核电产品、发电设备产量世界第一、石油钻机出口全国第一,“重装之都”德阳如何发力军民融合?

    “加强协同创新,大力推动装备制造企业‘民参军’,促进军工企业‘军转民’。”今年上半年,德阳市经信委主任蒲正多次带领德阳装备制造企业和职教学院负责人前往成都、绵阳考察。

    放大做强德阳千余家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企业优势,为成都、绵阳两地军工主机企业提供专业产品配套,组建军民融合发展产业联盟,推进军工科研项目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成果转换等,着力打通“军转民”“民参军”双向通道,成为“德阳路径”。

    目前,德阳具备军工生产资质企业12家,另具备军工生产能力的企业近50家。未来,加强成德绵协同创新,德阳将重点参与重型燃机、发动机零部件、舰艇动力系统等大型产品的研发制造。同时,借力制造优势,大力发展通用航空、核技术、新材料等产业。

    关键词

    平台载体

    广泛搭建

    汇聚创新型经济“新动能”

    创新无极限,平台是关键。创新创业离不开平台支撑。

    与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广泛搭建平台,建立合作,成为德阳建立产业研创新机制的有益探索。目前,德阳通过与中国科学院、四川大学、中国技术交易所等18家科研院所合作,共建起一大批产业技术机构和信息服务平台,已有43个优质项目在德阳落地转化。

    目前,“德阳中科装备表面功能再制造技术中心”等7个专业中心正在建设之中。四川大学每年还专项安排300万元的校属资金,与德阳共同设立每年800万元的“校市科技合作资金”,专项促成新技术项目在德阳落地转化。

    不断完善自主创新平台,德阳目前已拥有国家级实验室6个、国省级企业技术中心50个,省级高水平研发机构3家,国省高新技术产业基地4家、高新技术企业129家、创新型企业267家。

    构建“苗圃-孵化器-加速器”链条式孵化体系,德阳新建省级创新创业孵化园10个以上,孵化场地面积超过50万平方米。与15家金融机构签订合作,授信4000亿元,服务高新技术企业;出资1亿元,设立“阳光天使投资基金”;参与共建“四川省知识产权运营投资基金”;开展专利质押融资和专利运营试点……

    引导产业上下游“抱团”创新突破,3月四川省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在德阳成立,以东汽为主的燃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以民航飞行学院、二重为主的通用航空及航空装备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目前,德阳已完成燃气轮机、石墨烯等6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组建。通信铁塔等产业联盟,也正在积极筹建之中。

    关键词

    智能制造

    三年行动

    建成国家高端装备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基地

    谋定而后动。如何打好创新改革“德阳牌”?德阳上下早已凝聚共识:把握发展高端装备智能制造产业和培养高技术人才的职业教育两大重点,全力打造“两张名片、两个示范”,力争通过3年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把德阳建成国家高端装备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基地。

    今年以来,谋求“智能转身”,德阳动作不断。

    3月,德阳“互联网智能制造”暨“装备制造工业云”上线。对接《中国制造2025四川行动计划》,德阳现已有600家企业“住进云端”。科新机电、新泰仪表等试点企业率先与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合作,实现工艺设计、系统集成、数字化车间和3D设计等智能化改造。

    4月,“创新德阳”——中国制造2025对话德国工业4.0大会在德阳召开,中德双方围绕智能制造进行现场对话和交流,为德阳制造向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转型“把脉开方”。向外借脑借力,合力推进装备制造业走向智能制造,是德阳选择的实践路径之一。

    6月,工信部发布“2016年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项目”名单,四川共有5个入围项目,德阳就独占两席:宏华石油,石油钻采装备智能制造新模式项目;东方电机,大型清洁高效发电设备智能制造数字化车间建设项目。

    加强对外合作,探讨制造企业如何“机器换人”,德阳已确定与德国库卡公司合作共建工业机器人创新中心,共同开展工业机器人开发应用,以推动德阳企业在机械、化工、食品、医药等领域实现智能化改造和应用。在四川宏华、锐腾电子等企业,使用机器人的数量不少于50台。

    关键词

    领军人才

    两个高端

    做强“德阳特色”人才支撑

    全面推进创新改革试验,人才是第一驱动力。

    德阳目前已找准差距和优势,将聚焦全面创新领军人才和智能制造高技能人才“两个高端”。大力引进领军人才,今年,德阳出台史上“力度最大、吸引力最强”的人才新政。成立全面创新(国际)领军人才服务中心,并设立总额不少于4亿元的专项资金,重点引进科技、教育、卫生三大类“领军人才”。

    德阳市人社局局长靳钊军表示,引进领军人才,德阳制定了“产业发展最需要、专业水平同领域最强、行业认可度最高”的“三最”原则。对“领军人才”,在用人单位给予的待遇基础上,德阳还将给予最高100万元安家补助、2万元/月的岗位津贴、2万元/年的学术交流补贴。

    而在高技能人才方面,目前德阳拥有技能人才16万人,其中33.5%为高级技师以上,这一比例在全国名列前茅。

    德阳是教育部批准的国家高等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也是全国唯一的职业教育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示范市。目前,德阳已建成职业院校26所,其中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2所,国家示范性中职和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8所,每年输送高素质技能人才4万多名,毕业生就业率达98%。

    通过“订单式培养”“校中厂”“厂中校”等模式,德阳实现学训产紧密衔接。“中外合作”趋势加强,则是近年来德阳职业教育呈现的新特点。中外合作共建中德汽车学院、库卡机器人学院,德阳职业教育正快速与国际接轨发展。

    一马当先,引领万马奔腾。全面创新改革,驱动转型发展,德阳以敢为人先的大勇气,以对历史负责的大担当,以不断创新的大智慧,正激荡起热烈强劲的时代潮音,谱写出恢宏壮丽的德阳篇章。

    数字德阳

    ●德阳重大装备制造业集群在中国乃至世界都具有巨大的影响力。目前,全国60%以上的核电产品、50%的大型轧钢设备和大型电站铸锻件、40%的水电机组、30%以上的火电机组和汽轮机、20%的大型船用铸锻件都是由德阳制造装备,发电设备产量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石油钻机出口居全国第一。

    ●截至目前,德阳有2个国家级园区、5个省级园区,入园企业达871户,园区工业集中度、产值占比均超过80%。德阳国家级高新区去年10月正式挂牌以来,正积极申报综合保税区。

    ●德阳已建成各类职业院校

    26所,其中高职院校8所,在校

    学生达到14万人,每个县(市、区)至少有1所高职学院建成或正在建设。以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近三年,该校向高端装备制造骨干企业输送毕业生就达

    4884名,占制造类毕业生总数

    的67.2%。

    ●上半年,德阳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765.7亿元,居全省第3位,同比增长

    8.1%,增速居全省第6位。规模

    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增速比全国、全省分别高2.7和0.9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5%,呈加速发展势头,其中新能源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和节能环保产业分别增长13.3%、

    18.3%、21.0%和24.4%。

    大事记

    1月

    德阳市委将全面创新改革和成德同城化列为全市两个 “一号工程”。

    3月

    四川省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在德阳成立,吸引了省内外30家会员单位加入。一直从事石墨烯生产与开发的德阳烯碳科技有限公司30吨石墨烯粉体制备生产线已竣工投产。

    4月

    德阳举办中国制造2025对话德国工业4.0大会、赴欧洲开展系列投促活动,引进创新项目80余个,总投资600多亿元。借助东电等龙头企业海外分支机构,德阳超过160家企业参与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

    5月

    四川城市轨道交通职业学院等106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建成后的四川城市轨道交通职业学院将成为什邡市首所高职院校,加之正在修建的西南财大天府学院罗江校区、四川标榜国际职业技术学院中江校区,德阳所有区县都将拥有至少一所高校。

    6月

    工信部发布“2016年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项目”名单,宏华石油“石油钻采装备智能制造新模式项目”和东电“大型清洁高效发电设备智能制造数字化车间建设项目”入围。

    城市提档升级改造项目实施中,庐山路、长江路示范段以及彩虹桥改造完成。全程40公里、总投资48亿元的天府大道北延线纳入全省100个重点项目并将于年内开工。

    7月

    蛰伏铝空电池领域近5年的东深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首次实现产业化,他们将为中国铁塔德阳分公司提供1000台铁塔基站电源,总金额6000万元。

    中科泰能超能电池及新能源汽车等103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

【责任编辑:于璧嘉】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或在视频窗口中有“中青在线LOGO”标识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KAB公告更多
KAB创业教育(中国)项目介绍

KAB创业教育项目目前已在全球30多个国家开展。核心内容培养大中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而专门开发的……详细>>

KAB培训课程介绍

《大学生KAB创业基础课程》是KAB创业教育(中国)项目的成果之一。该课程力图对中国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观念进行科学指导,培养他们的创业意识,帮助他们正确认识企业在社会中的作用和自我雇用,了解创办和经营企业的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从而提升他们的创业能力和就业能力。该课程教学用书包含讲师用书、学生用书和商业游戏,适合高校各学科学生学习……详细>>

创业故事 更多

那些比钱更重要的事

她建议创业者在找钱的过程中,尽量去争取一些优质的、正规资本的钱,“因为它会给你带来更多的价值”。详细>>

青年创业者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