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美国高校创业教育堪称各国创业教育效仿的典范。创业教育旨在“通过培养创业意识、了解创业知识、体验创业过程,使大学生能像企业家一样行为,具备将来从事职业所需的知识、技能和特质”;在实践中,美国高校形成了“聚焦式(focused model)创业教育”和“普及性(university-wide model)创业教育”两种模式。其中,占主导性的是普及性创业教育模式,具体包括“磁铁式”、“辐射式”和“混合式”三种做法;随着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不断探索,美国创业教育的教育功能逐步回归,“创业教育科学”作为一门学科的独立化趋势也日渐明显。
【关键词】 美国创业教育 创业教育目标 创业教育模式 创业教育趋势
American’s University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Objective, Model and Trends
Liu Fan Wang Li-jun Wei Jun
[Abstract] American’s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s the best model in the world. By fostering Entrepreneurship enlightenment, Knowing more about business, and experiencing enterprise process, the American’s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s to enable university students think as an entrepreneur, and acquire the knowledge, skill and characteristics need for the future career. In practice, “focused model”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nd “university-wide model”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come into being in the U.S, and the most popular is “university-wide model”, including “magnet model”, “radiant model” and “mixed model”. With more and more probing into theory and practice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education’s function will gradually return to its essence, and become a independent discipline in the foreseeable future.
[Key words] American’s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Objective,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Model,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Trend
顺应整个世界以及我国自身经济发展的趋势,近年来,我国教育领域逐渐兴起了“创业教育”之风。“创业教育”的概念是1989年在北京召开的 “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首次明确提出的,但创业教育在国外的实践却要远远早于这一时间,美国创业教育的历史已经有50多年了。目前,创业教育在欧美一些国家的发展已经较为普遍和成熟,美国无疑是创业教育发展最具代表性的国家之一。本文拟探讨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的目标、模式和趋势,以期对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
一、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的目标
创业教育的目标是创业教育所要达到的目的和标准。美国考夫曼企业家精神研究中心(The Kauffman Center for Entrepreneurship Leadership)将创业教育定位为向个体教授理念和技能以使其能识别被他人所忽略的机会、勇于做被他人所犹豫的事情,包括机会认知、风险性的资源整合、开创新企业和新创企业管理等内容。可见,创业教育涉及的不仅是“如何创办企业”,更重要的核心知识还有:(1)辨别生活中机遇的能力;(2)通过产生新想法和组合必需资源来寻找机遇的能力;(3)创业和管理新企业的能力;(4)富有远见和具备批判思维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通过培养创业意识、了解创业知识、体验创业过程,使大学生能像企业家一样行为,具备将来从事职业所需的知识、技能和特质”。具体而言,可以细分为下列子目标。(见表1)
表1 企业家精神教育目标重要性排序
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与实践对大企业生存问题的关注,以强调基于创新冒险等隐性知识为核心,企业家精神教育逐渐扩大已有范畴,将企业家精神与大企业管理的相关内容融合,形成企业家战略(entrepreneurial strategy)、企业家型领导(entrepreneurial leadership)、企业家型营销(entrepreneurial marketing)等课程,旨在培养富有企业家精神的管理人才,使新时期的劳动者掌握企业家技能,正逐步脱离创业导向的企业家精神教育模式。即,美国创业教育主要的任务是揭示创业的一般规律,传承创业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培养学生的企业家素质,目标是使受教育者具有创业意识、创业个性心理品质和创业能力,以适应社会的变革;而不再以岗位职业培训为内涵,或以企业家速为导向。
二、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基本模式
美国高校创业教育基本形成了两种模式。即,聚焦式(focused model)创业教育和普及性(university-wide model)创业教育。聚焦式创业教育是只在MBA、商务、工程等个别专业学生的范围内开设创业课程,而不面向其他专业的学生开放。普及教育则是面向所有专业的学生开设创业教育课程,而不局限于上述几个专业领域的学生。在普及性的大学创业教育中,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种模式:磁铁式、辐射式和混合式。
1、磁铁式(magnet model)
就是通过特定的院系,一般是商学院,开设面向全体学生的创业课程,吸收各个院系和专业的学生参加。磁铁模式又可分为单一型(Single model)和复合型(Multiple model)两种。磁铁模式又可分为单一型和复合型两种。单一型模式就是由惟一的一个主体提供创业教育课程,如麻省理工学院,其创业教育就是由斯隆管理学院来单独进行的;复合型模式的创业教育中心不止一个,可以是有限的几个,如斯坦福大学,就有三个独立的创业教育中心。在这两种磁铁模式中,较为普遍存在的是单一型模式。
纯粹的磁铁模式,具有“课程提供单一化”以及“教育资源集中化”两大特点。这里的“教育资源”包括“行政设施”、“师资”、“学生”、“经费”以及“校友资源”等。
2、辐射式(Radiant Model)
就是通过不同的院系,开设面向本院系学生的创业课程。与磁铁模式相比,具有“课程提供主体多元化”以及“教学资源分散化”两大特点。如康奈尔大学,就有九个院系提供了创业课程;每个院系都有自己独立的资金、教师和学生等资源。
在纯粹的“辐射模式”下,在开设创业课程的各院系之外,还设置有一个创业教育的行政管理中心,这个行政单位负责向各参与创业教育项目的学术单位分配资金并协调它们之间的关系。这是因为,各个参与创业教育的院系尽管都有自己的资金、教师和学生,但作为学校整个创业教育项目的一部分,它们相互之间又有一定的联系和冲突。
(三)混合式
混合式就是在一个学校内,其创业教育项目的一部分是普及性的,即面向全校学生,但另一部分还是集中于商业、工程等专业的学生,其实就是专业教育和普及教育的综合。
(四)磁铁式与辐射式的比较
磁铁模式和辐射模式作为普及创业教育采用的两种主要模式,其目的都是相同的,即把创业教育扩展到整个学校,培养所有学生的创业知识、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而不仅仅是经济、工商等传统专业的学生。因为许多非工商专业的学生,也是未来创业大军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两种模式在具体特点上还是有所不同(见表2):
表2 磁铁模式和辐射模式的比较
具体来看,磁铁模式和辐射模式的区别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普及教育的方式不同。磁铁模式下,是通过把各专业学生吸引到商学院等特定的创业课程中来达到普及创业教育的目的;而辐射模式下,则是通过在商学院等之外设置新的创业课程,从而把创业教育推及到全校,进而推向所有学生的方式来达到普及的目的。前者的方向是从学生到课程,把学生聚集到一个单一的地点;后者的方向是从课程到学生,把创业教育项目扩展到全大学范围,前者被动,后者主动。
2、师生群体的构成不同。磁铁模式下,教师是来自于本部门,学生则是来自于不同的专业,形成了多样的学生群体和单一的教师群体。多样性的学生群体在一起学习,有助于不同专业学生之间的交流,拓宽课程参加者的视野。辐射模式下,各创业课程同样面对所有学生开放,因而学生群体也具有多样性的特点,但由于创业课程的提供者比较多,学生更容易找到与自己匹配的课堂或者是直接在自己的专业中找到课堂。所以,相对于磁铁模式,辐射模式下的学生群体具有更大的同质性。教师群体则具有明显的多样性特点,不同部门的教师之间可以增加交流,学生则可以接受不同专业背景教师的教育。
3、课程设计的重点不同。磁铁模式下,不同专业背景下的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差距,非专业学生可能缺乏一些基本的经济、商务知识,而工商专业的学生可能又缺乏其他诸如技术、科学领域的知识。所以,在设计课程体系的时候,要考虑到这一因素,尽量保证每个学生都能跟得上教学进度和深度。而且,课程的设计必须对所有学生都具有吸引力,不能偏重于某一个专门领域,只能是带有普遍性和共同性的。辐射模式下,同一课堂的学生在基础知识方面相对具有更强的同质性,即使在一些金融、会计等相关知识上有共同的差距,教师也可以用统一的方式来补足这种差距。同时,由于课程供给主体的多元化和学生群体的同质性,课程的设计就可以具有更强的专业针对性,可以更紧密地和学生未来的就业领域相结合。
4、发展面临的境遇不同。在磁铁模式下,由于学生、教师、资金等各因素的集中性特点,使得整个创业教育的成长和发展受到一定的约束和限制。但同时,由于创业教育集中在商学院等单一的主体,又属于本专业范围内的项目,容易形成稳定专业的教师团队,获取充足的资金保障,在学术科研、活动组织等方面都有更为便利的条件,这又有利于促进创业教育项目本身的稳定化、专业化。相反,在辐射模式下,由于创业教育分散于众多的主体,在相同的资金来源条件下(如外部捐助、学校拨款等),就容易出现僧多粥少、资金不足的问题;其次,辐射模式下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都有他们自己本身的专业,这使他们在课程教授、学术研究、活动组织、职称提升等方面就会面临一系列的尴尬,甚至会受到来自于同行以及所在部门领导的质疑。在增加工作负荷,又缺乏资金保障及学术认同等有效激励的情况下,本来就有限的参与教师很容易从这个领域流失,不稳定的教师队伍不利于创业教育项目长期的发展。再次,辐射模式下多个主体并存,能否在课程、教师、资金等各个方面有效协调各主体之间的关系,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整个创业教育项目的发展。由于开设创业课程的每个学术单位都有自己的专业特点和独立的利益,这种协调工作就变得相当困难。
(五)调查结论
通过调查美国创业教育排名前38位的高校,发现有10所高校采取聚焦式模式,比重为26%;有28所高校实行普及式模式,比重为74%。其中,10所聚焦模式高校中,只对工商管理硕士(MAB)开设的高校有5所(50%);有4所高校对“工商管理硕士与本科层次的商业”(MBA&UGB)同时开设的高校有4所(40%);对“工商管理硕士、本科层次的商业类以及工程类”(MBA&UGB&ENG)同时开设的高校有1所(10%)。28所普及式创业教育高校中,磁铁模式18所(66%),辐射模式2所(7%);混合模式8所(28%)。其中18所磁铁模式的高校,单一磁铁式16所(86%),复合磁铁式2所(14%)。
三、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的趋势
美国创业教育经过几十年的探索,逐渐从传统的功利性职业训练教学目标过渡到当前的非功利性的教育本能;正经历着从课程教学到专业教学,再到学科教学的逐步建设过程。
(一)教育功能的回归趋势
教育的基本功能在于帮助受教育者改变观念,掌握知识,培养技能,改变行为。对于创业教育而言,改变观念首要的是改变“创业就是创建新企业”的狭隘认识。美国百森商学院认为,创业是一种思考、推理和行动的方法,它不仅要关注机会,还要求创业者有完整缜密的实施方法和讲求高度平衡技巧的领导艺术。这正是创业教育的核心理念。掌握知识要求掌握“企业的内涵、企业开办、企业经营、企业改善、企业扩张”等核心知识;培养技能是要求把所掌握的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商业上的技能不仅指工程等技术技能,而且还指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管理技能。改变行为通过受教育者具备“敢于创新、勇担风险、团结协作、敬业专业”的特质,在行为中以“赢”为导向,做到有活力、有激励力、有决断力、有执行力和有激情。
(二)学科地位的独立趋势
科学创业需要创业科学,创业科学离不开创业教育科学。创业教育科学应当是创业科学和教育科学的有机结合。创业教育科学要作为独立的学科发展,主要取决于创业科学的独立化。目前,美国的创业学科与传统的商业科学,彼此独立发展的趋势日益明显。以属于传统商业科学的传统职能管理与属于创业学科的创业管理来比较,两者在研究背景、研究对象、研究的出发点、管理的重点等方面互有侧重,差异明显。具体来讲,就研究背景,传统职能管理是机器大工业,而创业管理是以知识技术为基础的现代服务业;就研究对象,传统的管理理论是以现有的大公司为研究对象,而创业管理理论则是以不同层次的新建事业以及新的创业活动为研究对象;就研究的出发点,传统职能管理的出发点是效率和效益,而创业管理尽管也要讲效率和效益,但它更主要的是通过找寻机会并取得迅速的成功与成长;就管理重点,传统职能管理基于职能定位,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来实现生产经营,创业管理则是基于创业机会的发现、开发与发展,更多地依靠团队的力量,考创新和理性冒险来是实现新事业的起步和发展。
声明:本文未经授权不得与任何形式转载。如需转载请与010-64098058联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