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集 ->> 正文

为道与为学——创业教育的功能定位

http://www.kab.org.cn 蒋建军 谭福河 2009-02-28 15:23

  2008年1月,在北京举办了第一届中英高等教育就业及创业论坛,主题是培养职业型与创业型公民。来自英国的嘉宾在介绍创业教育时,强调其核心是培养创业精神,国际化的视野、战略化的人才培养规划与严谨的教学设计都是围绕这个核心而展开的。来自国内的代表们更多的是赞叹,在赞叹声中能感受到些许遗憾与无奈。因为,国内高校开展的创业教育更多的是由就业部门承担,课外活动是形式,专业师资严重不足,研究支持难以到位。大家都认为创业教育具有战略意义,但在参会的200多名代表中,莅临会议的校级领导凤毛麟角。

  “道”体现的是对事物内核的理解与掌控,“学”则表现为对外层信息的处理。比较中英双方对于创业教育的理解与定位,可以发现:英国的创业教育内生于教育体系,是教育的核心要素,“道”与“学”是交融互补、共生共存的;我国的创业教育则是寄生于教育体系的,是教育的附加要素,“为道”无从谈起,“为学”亦有几分勉强。创业教育的体系外运作势必造成其边缘化的地位,而体系外运作的根源则在于我们对创业教育功能角色定位的选择是基于“为学”的视角。1991年东京创业教育国际会议给创业教育的定义是:创业教育,从广义上来说是培养最具有开创性个性的人,它对于拿薪水的人也同样重要,因为用人机构或个人正越来越重视受雇者的首创精神、冒险精神、创业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交和管理技能。我国在上世纪90年代末对于创业教育的理解也是从“为道”的角度展开的,衣俊卿、张平、梁宝国等一批专家学者基本认为创业教育是适应新时期发展要求的教育模式,“道”与“学”的关系基本上是明确的。之所以在近20年的操作中,创业教育的目标出现严重的漂移,创业教育难以摆脱边缘化的角色,关键就在于高等教育没有主动将创业教育纳入常规体系之内,高等教育没有主动承担起培养创业型公民的责任。如清华大学副校长谢维和教授在第二届亚洲创业教育会议上所说,中国的创业教育还不成熟,特别是在学生的培养目标中,我们还没有把创业精神作为一种需要学生在大学教育中获取的意识和行为特性。

  在很大程度上,高等教育将创业教育的功能角色定位于“为学”是适应性选择,随着教育改革进程的逐步加快,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过渡的基本实现,主动承担创业教育的责任将成为高等教育的必然选择,创业教育的角色将由“为学”向“为道”转变。

  对“学”的层面的探索为创业教育功能角色转换提供了基础,但“为道”与“为学”所需要的环境条件及运行机制有着根本差异,若要谋求“为道”,决策、领导、组织与评价四个方面需做出适当调整,将创业教育纳入体系内运作。第一,将创业教育作为学校发展决策框架的一个重要变量,特别是在人才培养目标设定、教学体系设计、教学方法选择、师资规划等重要领域,创业教育应该成为关键性的决策参考变量。最重要的是在学校发展规划、人才培养规划、教学效果评价机制等战略设计中突显创业教育的地位、功能与角色。第二,校级领导承担创业教育主要责任,协同人才培养体系各个环节,改变就业部门孤军奋战的局面,疏通创业教育推动工作的上下传递通道,改变创业教育发展单纯的自下而上式的“草根模式”。第三,建立相对独立的创业教育工作团队,基于目前行政教辅人员的基础条件,加大力度培养创业教育的专业教学师资,强化机构与人员的研究能力、决策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改变一个行政人员独撑创业教育大旗的境况,全面提升创业教育工作团队的基本素养。第四,完善基于创业精神培养的教学效果评价与控制体系,尤其要结合我国人才培养与需求的环境特点,把握创业精神的基本成份,设计科学的观测指标,完备过程评价与控制的路径与策略。

  转换创业教育的功能角色是教育角色转换的内在要求,可以这样讲,创业教育是未来教育的角色本体。角色的转换必然伴随着角色的冲突,创业教育从“为学”向“为道”的嬗变也是这样的,我们期待着改变所带来的新局面,并且将为之付出自己的努力!

  声明:本文未经授权不得与任何形式转载。如需转载请与010-64098058联系。

【责任编辑:】
分享到:

相关文章: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或在视频窗口中有“中青在线LOGO”标识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KAB公告更多
KAB创业教育(中国)项目介绍

KAB创业教育项目目前已在全球30多个国家开展。核心内容培养大中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而专门开发的……详细>>

KAB培训课程介绍

《大学生KAB创业基础课程》是KAB创业教育(中国)项目的成果之一。该课程力图对中国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观念进行科学指导,培养他们的创业意识,帮助他们正确认识企业在社会中的作用和自我雇用,了解创办和经营企业的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从而提升他们的创业能力和就业能力。该课程教学用书包含讲师用书、学生用书和商业游戏,适合高校各学科学生学习……详细>>

创业故事 更多

两位“海归闽商”的创业故事

得益于海外留学和工作的经历,刘德建在公司内部倡导……详细>>

青年创业者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