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湖南大学“产学研一体化的公益创业教育项目”荣获了2008年度“中华慈善奖”的最具影响力慈善项目,这是迄今为止高校获此殊荣的唯一项目。学校代表受到了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这标志着湖南大学公益创业教育获得了党和政府的肯定和认可。2004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十六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为响应贯彻十六号文件精神,湖南大学积极吸收国内外成果,以培养综合型高素质人才为发展目标,提出了构建基于集群的“公益助学+就业+ 创业”的产学研一体化的高校公益创业教育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勇于担当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学生各类公益创业活动成绩显著,实现了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双重提高,促进高校高素质人才培养。
成长在此优越环境中的湖南大学大学生KAB创业俱乐部自 2008年3月成立以来,即具有公益创业特色,致力于建立以公益创业教育为主体特色的创业教育模式,创建一种新的校园励志文化,帮助学生树立对创业的全新、准确的认识,打造一个极有生命力的品牌。湖南大学大学生KAB创业俱乐部创业教育以公益创业教育为特色打造KAB创业俱乐部生命力。
一、KAB创业教育与公益创业教育具有密切联系
创业,一般认为是指创办管理新企业。这是对创业的狭义界定。广义的创业是指创新立业。《辞海》对创业定义为:“创业,创立基业”,即指“开拓、开创业绩和成就,包括个人、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各项事业”。 KAB创业教育与公益创业教育具有密切联系,这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高校创业教育具有公益性。早在1947年,美国哈佛大学率先开设创业课程。截止到2005年初,美国已有1600多所高等院校开设了创业课程,已经形成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创业教育教学、研究和实践体系。美国高校创业教育模式有百森商学院——培养创业意识为主、哈佛大学——培养实际管理经验为主、斯坦福大学——培养系统的创业知识为主等。2002年,创业教育正式在我国启动。 创业教育培养具有开创性个性的个人,其应有首创、冒险精神、创业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具有开拓技术、社交和管理的技能。创业教育不只是灌输创业专业知识及培养操作性能力,而是培养学生个性品质、心理意识、创业技能、专业知识等全方位、多领域素质的“系统整合性”教育活动。教育是一项面向全体社会公众共同利益的事业,具有全局性、全体性、平等性、公共性的特征。教育具有公益性。《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二十四条规定:“设立高等学校,应当符合国家高等教育发展规划,符合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不得以营利为目的。”高校承担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职能,教育具有公益性。高校创业教育与知识的创造传承、学术科技创新、服务社会促进经济发展相结合,具有公益性。
2.KAB创业教育也具有公益性。大学生KAB创业教育项目(英文名称为Know About Business)由团中央、全国青联与国际劳工组织合作开展。该项目借鉴国际劳工组织开发的创业教育教材和培训体系,以在校大学生为对象,通过参与互动的方式教授有关企业和创业的基本知识,帮助学生掌握创业的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KAB创业教育有四大特色:创新型的课程体系、标准化的培训体系、体验式的学习方法以及系统的配套措施。KAB创业教育也具有公益性主要体现以下两个方面:(1)KAB创业教育不应只是有关企业创业教育。KAB(Know About Business),事实上Business可翻译成“生意、交易、商业、营业、行业、公司、企业、事、事务”,等等。因此,顾名思义,KAB(Know About Business)所了解的也不应只是只是有关企业创业,也可涉及公益性和非营利性。(2)KAB创业教育活动涉及了公益性和非营利性。例如,为了避免KAB创业教育活处于单打独斗、系统性不高和后劲不足。为此,团中央、全国青联在推进KAB项目的过程中,联合诺基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发起了“诺基亚青年创业教育计划”大型公益活动,在全国开展KAB项目的高校,开展“青年创业大讲堂”、“青年创业计划大赛”、“青年创业基金扶持”等项目,通过系统的创业教育和实践,培养青年人的创业创新精神,扶持有自主创业想法的青年人。事实上,这些都是公益性活动。
3.公益创业教育是创业教育的继承和发展。 “公益创业”(Social Entrepreneurship),是指在社会使命的激发下,个人或者社会组织追求创新、效率和社会利益的创业活动(Gregory,1998)。公益创业强调创业兼顾社会利益,类型主要有:(1)创办和管理非盈利组织,如慈善公益基金会等。(2)创办和管理兼顾社会利益的盈利性企业。例如,2006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尤诺斯30年前以27美元借贷给42位农妇为开端,开办穷人银行。(3)非商业性的志愿公益活动等。在高校中,举办学术报告、科研竞赛、创业竞赛、自主设计、社团或沙龙的组织管理等,都属于公益创业的范畴。(4)产学研混合型。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推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创造教育思想,提出了“教学做合一”的理论,是产学研一体化的雏形。例如,伴随着硅谷在20世纪下半叶崛起的同时,斯坦福大学也成为美国乃至世界顶尖大学,赶超了美国许多“常青藤”大学。斯坦福大学将校园智力成果产业化,使得产学研的横向结合和集体学习模式得以实现。
近些年,大学开始引入公益创业教育。例如,2006年诺贝尔和平奖尤努斯将公益带入经济学范畴,赋予了经济学更多的人性成分。尤努斯教授相信:“没有了人性的一面,经济学就像石头一样又干又硬。” 他认为,经济学也必须具有深广的人文关怀,应该将关注的目标投向那些在传统经济学教科书中没有任何地位的贫困人群弱势阶层。公益创业教育已进入西方著名大学课堂。牛津大学赛德商学院成立岁只有10多年,却已经培养了许多优秀的公益创业家。2006年,全球商学院MBA排名前100位的范德堡大学的欧文管理学院(Owen Graduate School of Management)推出金字塔全球扶贫计划(Project Pyramid Global Poverty Alleviation)。事实上,公益创业教育在欧美的发展也只近20年,其发展并不一帆风顺。杜克大学商学院的教授迪斯15年前曾向学校建议开设“公益创业”(social entrepreneurship)课程,遭到拒绝。而现在,无论是在哈佛、斯坦福,还是芝加哥大学,都已开设“公益创业”课程。 在美国、加拿大和英国至少有30个商学院教授“公益创业”的课程(Dahle,2004)。世界著名的大学,如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以及牛津大学等都开设了相关的研究中心。公益创业教育在中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公益创业教育始于北京光华慈善基金会的公益创业培训。 2008年5月,由世界大学联盟、浙江大学主办,浙江大学科技园和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承办的第三届世界大学联盟国际创业创新论坛主题之一,就是探讨如何推动公益创业教育 。
由以上分析可知。KAB创业教育与公益创业教育具有密切联系。正因为如此,湖南大学大学生KAB创业俱乐部创业教育以公益创业教育为特色打造KAB创业俱乐部生命力。
二、湖南大学KAB与公益创业教育相结合的意义
KAB教育要贯彻“解放思想、干事创业、科学发展”的指导思想,敢于创新,善于创新。湖南大学KAB与公益创业教育相结合的意义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湖南大学KAB与公益创业教育相结合贯彻素质教育和创业教育的方针政策,有利于树立高素质人才培养导向。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2004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十六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要积极探索和建立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勤工助学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管理体制。要加强对经济困难大学生的资助工作,帮助经济困难大学生完成学业”。 2007年“五四”青年节,胡锦涛同志殷切期望广大青年成为“四个新一代”,即“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品德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新一代,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
湖南大学KAB与公益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学习、与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与服务社会促进经济发展相结合(“四个结合”),通过系统整合性教育活动,全面培养学生全方位、多领域素质,培养为他人、为社会的高素质人才。这有利于弥补传统教育欠缺,有利于贯彻党的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指导思想,促进高素质人才培养。
2.湖南大学KAB与公益创业教育相结合,体现教育本质和趋势,有利于树立高素质人才培养价值取向。联合国教科组织提出了“教育:必要的乌托邦”,意味着教育必须着眼于未来,应体现人类生活最高境界的诉求,对纯功利的冲动起平衡和矫正作用。200年前的雨果曾有一句名言:“多一所学校,就少一所监狱”。哈佛大学校长N·L·陆登庭指出:“大学该提供这样一种教育,这种教育不仅赋予他们较多的专业技能,而且使他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塑造健全完善的人格。”因此,公益创业教育体现教育本质。
大学功能先后经历教学以及研究与教学。在第二次大学革命后,大学的功能演变为教学、研究、经济和社会服务,西方甚至提出建立创业型大学的口号。美国创业型大学典型有百森商学院、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湖南大学KAB与公益创业教育相结合反映教育趋势。高校开展公益创业教育,体现教育本质和趋势,有利于树立高素质人才培养价值取向。
3.湖南大学KAB与公益创业教育相结合,有利于继承和发扬人类文明成果,构建和谐社会,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高素质人才培养。在中国,古人把仁放在“仁、义、礼、智、信”之首,慈善事业源远流长。厉以宁(1994)提出,中国将进入以募集、自愿捐赠和资助等慈善公益方式对社会资源和社会财富进行的第三次分配。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是贯彻科学发展观。高等学校是社会有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知识、文化和技术的重要集散地,作为培养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摇篮,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阵地。和谐大学校园应当是以人为本、充满活力的校园。大学的主要任务是培育人,构建和谐大学校园,就要坚持以人为本。湖南大学KAB与公益创业教育相结合,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贯彻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扬人类社会文明成果,构建和谐社会,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三、湖南大学KAB与公益创业教育相结合的措施和几点思考
KAB创业教育与公益创业教育关系密切,湖南大学大学生KAB创业俱乐部创业教育领导、指导老师和KAB创业俱乐部的同学都积极参与到公益创业教育之中,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交融,建立产学研一体化公益创业集群,形成良好的协同效应和可持续发展。湖南大学KAB与公益创业教育相结合的措施和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有效加强公益创业教育领导组织,建立健全了相关组织机构。这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一是成立了“湖南大学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分管学生工作的校领导任组长,团委、学生工作部、教务处等部门和相关学院负责人为成员,负责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二是成立了“湖南大学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专家顾问委员会”,校长担任主任,各学院主管领导以及校内外专家学者、政府部门领导为成员,负责提供公益创业教育工作的指导及咨询;三是成立了“湖南大学大学生公益创业指导中心”,负责全校大学生公益创业各项具体工作的组织协调和实施,指导和帮助学生公益创业活动。
2.积极探索奠定公益创业教育思想理论基础,加强公益创业教育研究工作。为促进校内外对公益创业教育认知和理解,湖南大学成立国内首家公益创业研究机构“湖南大学中国公益创业研究中心”,积极开展理论研究工作,设立公益创业教育SIT项目,院长和博士生导师亲自参与指导。学校组织召开首届公益创业论坛,定期举办公益创业大讲堂活动,宣讲公益创业的理念;学校参加民政部“慈善大讲堂”活动,参加民间组织问责国际会议等。学校积极申报并成果获取国家社会科学、教育部、湖南省自然以及社会科学等方面的一系列课题,从而初步形成一批公益创业教育科研成果。
3.大力促进公益创业教育理念的传播,构建高校公益创业人才教学培养模式。湖南大学加强公益创业教育课程建设,建设公益创业教学体系,成立专门的公益创业教学团队,推广公益创业教育课程。湖南大学公益创业教育教学工作坚持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公益创业实践相结合,将公益创业教育课程和实践环节纳入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体系,同时将公益创业教育核心课程纳入公选必修课。湖南大学重视对公益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选拔与培养,完善激励机制。加强对公益创业骨干教师的专业培训,制定相关激励措施,鼓励现职教师到公益创业一线兼职或有计划地选派有潜质的青年教师直接参与公益创业实践。湖南大学注重对大学生公益创业活动的指导,加强公益创业第二课堂的建设。
4.开展公益创业实践类活动,营造公益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大学生KAB创业俱乐部为公益创业事业所作的工作主要有:参与组建滴水恩大学生公益创业孵化有限公司、参与举办第二届公益创业文化节系列活动、成功开展第五期创业学堂——挑战杯金银奖谈公益创业活动,这次活动有力地宣传了我校的公益创业事业成果、成功举办校内第二届诺基亚青年创意创业计划大赛、成功组织承办了 “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参与中国公益创业网站的建设。湖南大学大学生KAB创业俱乐部创业教育领导、指导老师和KAB创业俱乐部的同学都积极参与到公益创业教育之中,建立健全公益创业集群。湖南大学成立公益类创业孵化公司,学生公益创业扶持基金逐步落实;师生创建中国公益创业网、大学生公益创业社团,学校还和湖南公共频道共同举办的“千名义工善行善为”活动等。湖南大学积极组织学生投身暑期教育、贫困、环境、残障、医疗卫生、妇女儿童、文化、社会道德等众多领域的实践活动:先后参加团中央等主办的“诺基亚青年创意创业计划大赛”、联想公益创投大赛、“益暖中华”——谷歌杯中国大学生公益创意大赛等活动。2008年5月,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学校师生以志愿者的形式,迅速反应,开通“四川地震寻亲友网”,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积极开展信息救灾,得到教育部李卫红副部长以及团中央第一书记陆昊的高度评价。
5.建立产学研一体化公益创业集群,形成良好的协同效应和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可持续发展。集群是某一特定领域内互相联系的集合。AmirR和WoodersJ(2000)认为,集群内有知识溢出特性,主要通过人员流动、企业衍生、非正式交流等形式。例如,斯坦福大学。实践证明,这是促进知识、经验、技术在当地扩散并最终促进地方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基于集群的“公益助学+就业+创业”的产学研一体化的湖南大学公益创业教育模式,形成良好的协同效应和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可持续发展。近些年来,由于学校公益创业教育的稳步推进,学校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类活动积极,各项成绩斐然:由中国青年联合会、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等联合举办的首届“YESPLAN—诺基亚青年创意创业大赛”的决赛中,湖南大学“滴水恩公益基金会项目”获得金奖,湖南大学参赛学生作为唯一学生代表在人民大会堂发言。2008年5月,google公司公布了“益暖中华——谷歌杯第一届中国大学生公益创意大赛”决赛优胜项目名单,学校共有2个公益创业项目获得资助。2008年11月,“滴水恩大学公益创业孵化有限公司”创业项目获第六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最难能可贵的是,2008年12月,湖南大学“产学研一体化的公益创业教育项目”荣获了2008年度“中华慈善奖”的最具影响力慈善项目,学校代表受到了胡锦涛、李克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
湖南大学KAB与公益创业教育相结合还处于起步阶段。公益创业教育包括教学、研究、实践等体系。公益创业教育促进高素质人才培养,湖南大学近些年通过摸索,在推进公益创业教育方面有主要有以下几点启示思考:第一,转变思想观念,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充分认识高校公益创业教育对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创新人才培养作用;第二,加强组织机构和队伍建设,促进公益创业教育规范化发展;第三,构建完善的高校公益创业人才培养教学教育模式;第四,构建系统的高校公益创业教育研究体系;第五,积极推进公益创业实践活动的开展,营造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校园文化。第六,公益创业教育要积极加强外部联络,形成鼓励公益创业的社会支持体系。
未来,湖南大学KAB与公益创业教育相结合将努力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1)扎扎实实、真刀实枪地做出创业项目实践典型,推动我校创业孵化基地的建立,在三年内打造3~5个公益性非盈利组织或盈利性企业,并使其中1~2个在国内形成一定的影响力。(2)积极组织承办好“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诺基亚创新创业计划大赛、谷歌创意大赛等创新创业竞赛,同时注重项目的公益特色,积极辅助参赛的队伍取得成果。(3)继续推动创业教育在我校的发展,宣传鼓励学生参加学校《公益创业学》选修课的学习,鼓励俱乐部会员积极申报有关公益创业的SIT计划。(4)续打造俱乐部品牌活动“创业大讲堂”,架起企业与校园的桥梁,让创业激情迸发,让学生了解创业,让企业了解湖大。(5)继续募集创业基金,在全校范围内展开项目征集,挑选可行性项目进行投资、扶持及推广, 认真组织,精心策划,积极申报湖南省高新区中小型科技企业创新基金,加强与社会企业的合作,促进学校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的建设。(6)开展KAB集训班推广。(7)加强创新创业工作的交流学习、合作。(8)参与创新创业方面科学研究。
声明:本文未经授权不得与任何形式转载。如需转载请与010-64098058联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