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场照片 ->> 正文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助理曹胜利

建设创新型国家与创业人才培养

http://www.kab.org.cn 2009-02-28 13:56

  非常高兴能有机会参加这个研讨会,在我们举行KAB教育年会研讨会的时候,我们面对的一个十分严峻的社会事实。

  第一、从2002年扩招开始以后,就出现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在长达五、六年时间内,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同时反而愈演愈烈。

  第二、在党中央、国务院反复号召、鼓励、倡导大学生走自主创业道路的时候,直到今天,我们真正走向自主创业的大学生不足1%。

  第三、在我们反复推动和进行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过程当中,而走上大学生自主创业道路的学生的成功率目前没有准确的统计,可能也是比较少的。

  那么面对这样一个长达五、六年时间的一个社会现象,我们如何看待、如何破解?目前从教育部门和各个有关部门,主要是把它放在变更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寄希望于大学生素质的提高和能力的调整,以及所谓教育质量的调整。我个人认为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更应该看到的是大学生目前的就业能力方面表现的问题,反之更深刻的问题,就是我们的教育观念怎么样,我们的教育体制怎么样,我们的教育质量关怎么样,我们的办学模式怎么样。

  在整个社会制度急剧转型的时候,作为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人才主要基地的高等教育的办学理念和教学质量观念等等,涉及到学生个人的生存与发展问题,直至教育机构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我觉得是目前需要研究的一个比较深的问题。

  所以今天我的发言题目主要想从建设创新型国家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面,谈一谈自己在教育理念方面的认识和体会。

  知识经济的灵魂是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就是以科技创新作为发展战略的核心,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大幅度的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创造新的科学技术、创造新的发明专利,创造新的知识资源,以及由此定法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教育创新、机制创新等等。

  因此由一个传统经济形态迈入社会与国家发展的崭新形态,这是一个伟大的转折,也是一个十分深刻的转变,涉及到社会领域的各个方面,特别是教育。因此,创新型国家在其建设的过程中,无论从宏观的层面,或者从中微观角度来观察,相对于世界上已有的、已存在的资源型国家和依赖型国家,必然呈现出一种全面创新与艰苦创业的过程。作为赶超型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必然也要展现出一种全面创新与艰苦创业的伟大过程。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根据世界科技发展的趋势和中国特有的国情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国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选择,是我国确保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入创新型国家的奋斗目标。因此我们现在经常讲的教育发展与改革的问题,教育的质量问题,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问题,人口资源大国如何成为人力资源强国的问题,必须放在知识经济时代的背景下予以考察,放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框架中予以推进。这样就必须站在新的知识经济开端的高度去研讨教育事业,特别是高等教育事业对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基础性、适应性以及先导性的作用。

  这就必须以一种全新的教育价值观为导向,研究和推动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全面创新,从而必然呼唤一种新的教育体制、新的教育与理念,以及新型教育机构的出现,这就是要面向知识经济的挑战,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全面树立创新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战略意识。以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内容的改革,努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切实保证教育质量。因此认真学习考察国际上已经兴起的创新创业教育思潮,即第三张教育通行证的问题,从而为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武装和学术支撑,并在新的时代、新的历史阶段进行新的探索与实验,就具有十分重要的科研价值与现实意义。

  关于第三张教育通行证的由来和发展,最早是建于1989年10月底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国际研讨会,会议讨论21世纪哲学问题的时候提到一个全新的理念,最初翻译为事业心和开拓技能的培养,我认为这是翻译的比较准确的。后来被改译为创业教育,又被形象的称之为第三张教育通行证。强调与原有的学术性和职业性的教育通行证享有同等地位。会议认为21世纪的劳动者将是最全面发展的人,将是对新思想和新记忆最开放的人,就是说最具有创新意识的人。这标志着创业教育在世界范围内的诞生,标志着一个新的教育理论和实践领域的出现。

  创业教育提出当时主要针对亚太地区青年失业问题,特别是针对不利和不景气地区的青年失业问题,因此会议主要是针对生存性的创业项目的教育推广,与会者大多数也是发展中国家,国际上的全称是提高青少年创业能力的联合国项目。中国作为项目国家,由当时国家教育委员会、基础教育司牵头进行了创业教育方面的实验研究。

  研究认为:现行的教育体制已无法解决青年的失业问题,许多年轻的离校者、辍学者所接受的教育不但不能够提高教育技巧,还常常产生有悖于经济发展和社会变化的态度和期望,这些教育体系不能增强人们自我就业的潜能,而只能鼓励人们去从事拿高薪的职业。农村地区多数受过教育的年轻人涌入城市寻找工作,因此受过教育的失业者越来越大。这就是知识性失业问题。急需对他们进行创业方面的教育,如果创业能力的培训能够成为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那么培养造就这些可以经营小企业的人,对于自己的国家、自己的家庭,以及社会的经济发展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应该说这些科学又符合实际的论述,相当切中实际,而又赋予远见,至今仍有振聋发聩的作用。

  可以看出第三张教育通行证是21世纪教育哲学全新的理念,是21世纪教育新的价值观,这种新的价值观的教育就是事业心与开拓技能的培养,就是一个人开创性形成的教育,这就是创业教育的基本含义。广义的创新创业教育是要培养具有这种事业心和开拓技能的人,狭义的创新创业教育是与解决自我生存能力联系在一起的。当时是被解释为一个人开始经营一个小企业的过程。

  第三张教育通行证的思想即创新创业教育的观念,反映到高等教育领域,促使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作出新的尝试与探索,最早鉴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5年发表的《关于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中。文件中指出,在学位=工资这个公式不再成立的时候,人们希望高等教育的毕业生不仅是求职者,而且是成功的企业家和工作岗位的创造者。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8年在巴黎召开的世界高等教育大会上进一步指出:为方便毕业生就业,高等教育应主要培养创业学生的创业技能和主动精神,毕业生将不再是求职者,而首先应该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

  那么工作岗位的创造者与成功的企业家的概念的提出,标志着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一种全新理念的诞生,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面目,是一种新的人才观、教育观。20世纪80年代,以比尔盖茨为代表的科技创新的创业者掀起的创业革命,有利的促进了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这些以科技创新为代表的创业活动带来了明显的经济效益。麻省理工学院1999年的数字,而硅谷60%以上的企业是斯坦福大学师生共同创办的,美国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做法引起了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的纷纷效仿。英国1999年投资7000万英镑,在剑桥大学与麻省理工大学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目的就是要把美国经验吸收到英国来,鼓励学生创业,提高学校的竞争力。

  1998年德国的大学校长会议在全国发起倡议,呼吁创造一个有利于高等学校毕业生独立创业的环境,要使高等教育的学校成为创业者的熔炉,并要求在今后5-10年每届毕业生中要有20%-30%的人独立创业。那么这种以科技创业为主的创新创业教育,一时成为社会时尚,并成为国际高等教育改革中的一个潮流。

  我国1999年由团中央、中国科协、全国学联举办的全国首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设计竞赛,标志着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开始进入我国的高等学校。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高等教育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忽视对学生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的培养,是一种以就业教育为导向的封闭式的教育。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经济发展的方式转变带来的就业结构改变时,传统的高等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应该说从本质上就是传统的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不适应的一种集中的表现。

  因此,如何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建设创新型国家人才培养的需要,造就一种既能满足生存需要,又能满足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创业需求的人力资源,培养具有革命性的创新创业的一代新人,在我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2002年,教育部启动的九所高等院校创新创业的实验工作,标志着我国创新创业进入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发展阶段。同时,党的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以及国务院反复强调并号召的要增加国民的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更把我国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工作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因此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结合我国国情与国民素质条件,以及高等教育改革就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具有时代精神与价值体验的任务,同时也是我国大力推动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根本内容。

  从广义说,我们对当代大学生所进行的创新创业教育就是一个开创伟大的新事业的教育,担负着振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任务。从狭义上来讲,也可以解释为一种创造新的职业、新的工作岗位的教育。

  以上我们主要谈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什么是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是怎么来的?而且大致是什么样子?想在这里简单介绍一下背景。

  什么是创新型国家?相对于资源型、依赖型等传统国家,目前并没有十分明确的定义,只是普遍的认为创新型国家都具有一些基本的特征,一是创新投入高;二是科技进步贡献率应在70%以上;三是自主创新的能力比较强;四是创新产品比较高。世界公认的创新型国家所拥有发明专利总数占全世界99%,现在公认创新型国家有20多个,包括美国、日本、英国、法国、德国、丹麦、芬兰,还有我们近邻韩国等等。

  由于经济全球化浪潮的风起云涌,新的经济增长理论使人们对技术创新与长期的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有了前所未有的认识,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纷纷采用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也日益转化为综合国力与创新能力的竞争。因此,争做创新型国家已经成为各国发展中新的奋斗目标。这自然也对科技与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新的要求。

  美国的次贷危机所造成的影响,涉及的问题,绝对不是技术环节和一些简单的监控问题,涉及一些制度性和基础性的缺陷,甚至是理论上、设计上的缺陷。但是美国的金融创新所推动的科技创新,而科技创新所推动的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这种事实,到目前来说还是创新型国家学习探讨的一个重大问题。因此,国际上已经兴起的创新创业思考,它的背景也充实揭示知识经济的到来与建设创新型国家,与创建创业型社会之间所出现内在的必然联系。

  美国管理学家比德·德鲁克断言:“没有创业型的经济不可能出现创新型的国家。”形象的说法就是“没有刀哪能有刃”。

  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必须建设新型的大学,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而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需要创新创业型的大学。美国高校所创造的创新创业思潮的出现,恰恰符合了时代与社会发展要求,从而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创新人才,保证了美国新经济的可持续的增长。美国高校的经验,特别是面向未来培养人才的经验,特别值得我国高校的学习和借鉴。

  创新创业教育思潮的出现首先得益于教育工作者思想的解放与观念的创新。过去我们在讨论的过程中很多人都以为很多理念的创新、机制上的创新来自于企业界,通过我目前考察,很多的创新的思想、创新的机制和创新的产物,是发源于美国高校的。它最初是由美国斯坦福大学首创的,我们现在所讲的风险投资机制最早发明提出的创造者也来自于高校。斯坦福大学有别于传统大学的根本之点在于校方特别鼓励师生创业以及加强产学研合作,从而提出了一个崭新的符合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其中特曼教授的影响力十分突出,应该说没有他,就没有硅谷的奇迹。作为斯坦福大学的教授,工程系的主任,工程学院的院长,特曼教授首先提出了学术界与产业界结合商业合作伙伴的构想,并亲手实践这一构想,培养出能够从事创新创业的学生,实际推动了该地区的发展的硅谷模式。问题并不在于斯坦福大学科研能力很强,也不在于它的资金雄厚,美国许多大学在这方面都优于斯坦福大学,但并没有出现类似的奇迹,其中非常重要的意义和全部的价值在于教育工作者勇于更新理念、勇于鼓励学生从事创新创业活动,从而创造了第三类大学——创新创业型大学。

  所以早在20世纪30年代,特曼教授就用自己500多美元鼓励自己的学生开办了惠普公司,正是他对学生企业家的支持,一个虽然很小,但是富有活力的电子企业在学校周边一举成功,从而创办了斯坦福工业期,当时的大学内部最早设立的科技园区,以后引起了各国政府纷纷效仿,从而创造的产学研在高校合作的范例,成为推动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也成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最初的发源地,这种新型教育机构的出现,引发了创新创业型大学纷纷出现,从而给全球的教育带来一场根本性的变革。

  落实到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除了教育观念的更新、学科的设置、课程教材的变化、实践操作环节的改变之外,我们遇到的最大的理论和学术上的问题,也是我们至今感觉到困惑的问题,就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内涵究竟是什么?这种人具有开拓性、具有开拓能力,有冒险精神,具有坚韧不拔的态度,究竟是从何而来的?是教育的结果,还是个人学习的获得,他们这种思维方式、行为品德、意志品质是如何形成的,这种人才成功规律能否复制、能否传播、能否讲授对这个问题的探讨研究可能要颠覆我们对传统教育的理念,对传统知识与教学的理解,对能力的认识。

  人们对知识结构的研究,人们把知识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可编撰的知识,指的能够用语言和图形进行系统化处理的传统的和现代的知识。一类是意会的知识,是不可能编撰的,是人过去认识积累的经验、教训隐藏在大脑里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一种知识。这种对知识的划分,突破了我们传统上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第一次承认了经验类的,未经系统处理的意念和意会也是一种知识,也是一种本领,也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财富。创新创业的思想,特别是创意,一些创新性思维与想法往往就属于这类知识,所以在知识经济条件下,我们对知识的理解和理念比传统的对知识的理解的外延和内涵都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补充。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知识只有在运用中才能存在,只有在应用中才有价值,知识首先表现为一种行动力,是一种把事情做成的能力,而这种能力不一定非要在传统的正规教育和专业的教育中才能学到。而在目前的学校之外,在课堂之外,在实践之中也完全可以做到。所以这种认识就解决了我们长期以来再教育系统内百思不得其解的一种现象,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高分低能,而有些人却低分高能,这种人才可以同时存在。

  如果说教育的功能首先表现为传承的话,那么个人的学习能力就首先表现为创新。如果说人类是靠教育才得以成长的,那我们要大胆的问一句,是谁在教育人类?人类的前进是以学习能力为前提的,这样做中学的教育理念就有了更深刻的时代与历史的背景,因此教中学只能学会的是可编撰的知识,而做中学,干中学,才能真正掌握意会中的知识。实践出真知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论的基础。

  知识经济理论的创造者们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重要的道理,向我们揭示了落后的教育理念、落后于时代发展、落后于知识发展形态的教育是不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的。因此从总体上我们可以这样说,我们现行的教育体制基本上是一种封闭的体制,是一种死记硬背的教育,应试和编撰的知识教育,从而是落后时代发展的教育,它只是一个简单的进行知识传承的工具,已经脱离了飞速发展的社会现实,充其量已经发展为是一种为教育而教育的活动,至多也只能是一种培养简单拿工资的工薪阶层的价值体系。所以知识经济时代对于知识的重新认识和解释不可避免的颠覆了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必然引起体制上的变革。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价值观必须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从而建立新的知识体系、价值链条,造就新的素质结构、能力结构。

  教育是什么?教育是人类智能的积累和遗传,它除了传承人类已有的知识功能之外,还担负着表达新知识、新需求、创造新知识、培养新技能的任务。教育的获得更多的表现为一个人内心的感受和主体的认识,人的内在的学习能力、新能力才是人类真正的财富,只有从人类主体认识角度去理解,我们的教育、创新型的教育才能真正发挥出化腐朽为神奇的作用。应该说这就是我们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理念,也是具有极大优势的核心竞争力。

  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从个体上来讲,主要靠意会的知识,但是从整体而言还必须创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创新文化和创新氛围,因此提倡独立思考、弘扬个性、营造创新型文化,允许失败、允许探索、允许试错、允许纠错,这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必要的文化机制上的创新,这就需要全社会营造一种宽容的态度和创新型的文化。

  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什么?我个人认为就是弘扬企业家精神,造就三个面向和四有的一代企业家阶层。创新创业人才有自己的定义,除了一定的文化知识、科学道德素养之外,最重要的就是事业心与开拓能力的形成,这就是获得第三张教育通行证的能力,这就是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内涵。事业心与开拓能力是以学术能力和技能培养为前提,只不过在现行社会中要挑战未来、挑战自我,真正解决人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必须持有第三张教育通行证,否则前两张教育通行证是无效的,我们面对的现实已经充分的解读了这个原理。

  它的具体表现就是大学生毕业后一时找不到现成的工作,而创业又缺乏创新创业意识和相当的技能,或没有魄力,就只能等、靠、要。目前人才培养类型普遍是没有获得第三张教育通行证能力的这种人才类型,形成这种局面是由比较复杂的社会文化教育观念方面原因,但是从学生个体来讲,普遍缺乏这种意识和相关的技能,是不能不忽视,而且必须正式的现实,从而也必须反思现行教育体制中的弊端,以便使现有的以就业教育培养目标的教育模式迅速地、尽快地转变为创新创业教育为培养目标的新型教育模式。

  目前社会中有什么样的人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开拓能力呢?科学家、企业家、党的先进分子,以及改革开放过程中富裕起来的新的经济成分往往具有这样的能力,这就是国外称作有企业家精神一类人,国外的把创业精神有时候也翻译成企业家精神。企业家是新型的管理阶层,在工业社会是超越农业社会,跑在社会前面,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同时又迅速转化了大量科学技术和发明专利的人。在知识经济社会,在信息高速公路上,新型的企业家阶层更是跑的最快,又在最前面的人。企业家是外来语,中国的辞典中找不到对应这一概念的具体解释,但是企业家与企业家阶层是有特定含义的,其中的领导力、创造力、沟通能力是企业家特质的基本内容,也是我们通常讲的企业家精神。我国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涌现出了一大批中小型企业,发展中小型企业已经是时代的主流,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而解决就业问题,从国际经验来讲,发展中小型企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的、有效的措施。所以,大力的在创新型国家建设过程中,构建创业型的经济,鼓励中小型企业的发展,已经是重大的历史任务。

  这些中小型企业都需要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企业家,也需要相关的培训与教育。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中国这个阶层还不够强大。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发展,中小型企业,特别是小型企业还要增多,还要扩大,这样既可以充分提供就业机会,不彻底的改变社会原有的就业结构,同时又能创造新的工业岗位,对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意义极大。这种新的经济成分由于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特别是股份制的存在,也是新的公有制的表现形式,也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问题在中国特色的理论框架中已经得到了彻底的解决,问题是如何培养、造就这一企业家的阶层,培养造就千千万万的企业主、小企业主,从而成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与时代需求的一代新人。

  正像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所指出的,使更多的劳动者成为创业者。应该看到世界上充满了中途辍学、学历不高,但却创业成功的企业家,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先富裕起来的一部分人,其中学历水平也不高,但却都能够抓住机遇,创业成功的也是多数。而我们受教育较多的大学生,却由于思想意识、创业素质不够,面临着就业难的问题,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反思的教育问题,也是社会问题。这种企业家的精神,具有开拓能力,除了天赋秉性外,大部分创新创业的能力是在后天自身学习实践中获得的,如事业心、责任感、机会识别能力,以及敢于冒险、充满激情、智慧创意都是可以通过学习、培养、训练,在实践中获得的一种本领。这就是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要解决的根本任务,也是建设新型大学的任务,关键是要思想要解放、教育观念必须更新。

  因此,培养企业家精神,传播企业家精神,教授企业家精神,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完全一致的,也是高等教育进一步深化改革必须解决的问题。应该说确立第三张教育通行证的历史任务时代已经到来,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我国高校培养创新创业教育的历史责任。

  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
分享到:

相关文章: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或在视频窗口中有“中青在线LOGO”标识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KAB公告更多
KAB创业教育(中国)项目介绍

KAB创业教育项目目前已在全球30多个国家开展。核心内容培养大中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而专门开发的……详细>>

KAB培训课程介绍

《大学生KAB创业基础课程》是KAB创业教育(中国)项目的成果之一。该课程力图对中国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观念进行科学指导,培养他们的创业意识,帮助他们正确认识企业在社会中的作用和自我雇用,了解创办和经营企业的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从而提升他们的创业能力和就业能力。该课程教学用书包含讲师用书、学生用书和商业游戏,适合高校各学科学生学习……详细>>

创业故事 更多

两位“海归闽商”的创业故事

得益于海外留学和工作的经历,刘德建在公司内部倡导……详细>>

青年创业者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