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KAB新闻 ->> 正文

中日韩青年创业“温差”有多大

http://www.kab.org.cn 2016-12-08 07:50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编者按:中国“热”,日本“微”,韩国“弱”,这是韩国贸易协会国际贸易研究院去年一份研究中日韩青年创业报告得出的结论。根据该调查,同样是首都圈的大学生,毕业后希望创业的中国人比例是40.8%,而韩国和日本分别只有6.1%和3.8%。同是东亚国家,彼此在文化传统上又有诸多相通之处,为何青年对创业的态度如此迥异?“中国政府号召‘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极大的推动,让中国青年认为创业是很了不起的事情,因此形成一股社会浪潮。而韩国和日本政府对此的推动力度不大,扶植政策也不是很多。”这是中国技术经济观察家瞬雨7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达的观点。除了政府方面的原因,在采访中,记者还看到了一个青年急于解决生计问题的韩国社会,一个重视规则的日本社会。

  偏“革新”的中国与偏“传统”的日韩

  “25年前,我是北京大学的老师,后来去加拿大留学,1996年回到中国,今年是我回国创业的第20年。这20年来,我看到中国惊人的变化。”新东方联合创始人徐小平和王强于2011年成立真格基金,帮助中国青年创业。徐小平对《环球时报》记者参加的“中日韩三国媒体采访团”说,“惊人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上世纪90年代,中国学生最大的梦想就是去美国留学,获得国际竞争力,到了21世纪,主流就是回国工作;90年代的年轻人,回国后最大的梦想就是进入世界500强企业,21世纪以后,大量成功的创业者成了这一代青年的榜样,创业者成了偶像。“整个中国社会在意识观念上,从恐惧创业、怀疑创业,到鼓励创业、拥抱创业,发生了很大改变,创业环境也越来越好。”

  今年6月,由麦可思研究院编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201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发布。报告显示,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比例从2013届的2.3%上升到2015届的3%。虽然比例看似不大,但根据国家统计局《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发布的普通本专科毕业生人数680.9万估算,2015届大学生中约有20.4万人选择了创业。与之相对应的是,选择在国企就业的大学生比例从2013届的22%下降到2015届的18%。

  韩国的情况与中国不太一样,《环球时报》记者就着实为寻找一名创业的韩国青年进行采访犯起了愁。记者向身边的韩国年轻朋友了解,在这里,有“铁饭碗”之称的公务员、检察官、律师、医生以及大企业仍是大部分青年的职业追求。

  值得注意的是,韩国年轻人创业热情不足的一个社会背景是,青年失业正成为严峻的社会问题。根据韩国统计厅的数据,韩国今年10月的青年失业率是8.5%,创下17年来同月新高。而今年6月,韩国青年失业率一路飙升至10.3%,创下17年新高。因此,许多韩国青年是由于“没办法”才考虑创业。根据“中日韩三国青年创业”报告,这种情况的韩国创业者比例占30.2%,远高于中国的10.7%和日本的9.1%。该报告的调查对象是中日韩三国的500多名大学生。

  日本青年创业的情况也正在呈下降趋势。据2011年日本中小企业厅发布的报告显示,1987年有创业意向的人数为178.4万,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开始骤减,2007年降至101.4万人;40岁以下的创业主力军从1987年的49.8%减至2007年的41.5%。

  “‘我是三菱公司的山本’比‘我是山本商店的老板’更有分量。”一名从事中日商贸工作的日本人对《环球时报》记者说,“日本人获得身份认同感的方式有两种:工作以前拼学校,工作以后拼公司”。中国人讲究“英雄不问出处”,而日本不同,上升管道比较有限。

  创业热情有“温差”,创业动机不一样,创业的方向也不同。上述韩国贸易协会国际贸易研究院报告显示,31.3%的韩国大学生倾向于餐饮业等领域,中国青年则非常关注与“革新型”相关的IT领域(20.1%)。另据韩国统计厅的数据,集中于餐厅、便利店等服务业的20岁年龄层韩国创业者占74%。记者同时在大量采访中发现,日本人创业的局限性也比较强,集中在餐厅、咖啡厅和各种事务所。

  26岁的张博涵看起来稚气未脱,脖子上挂着一副耳机,他的名片上写着“北京视感科技有限公司CEO”,也是真格基金的投资对象之一,他的梦想与音乐有关。张博涵对《环球时报》表示:“虽然我是学金融的,但我对吉他和音乐一直有非常强烈的热爱。其实像吉他这么浪漫、有校园情怀的产物,很多男生都想学,但学会的人很少。为什么打游戏不会停,但学吉他就不知不觉地停下来了?核心就是因为乐器没有一个交互系统,所以当时我们想,在弹一首曲子时,能不能把下一个该弹的位置亮出来,把音乐简化了以后做成快速上手的产品。”在这个构想下,张博涵推出了智能化的尤克里里和吉他产品,“如果你去专业培训班学习乐器,花几千块钱都不一定学得会,但我能以三位数的价格让你学会”。

  32岁的高山理惠已在日本某咨询公司工作10年,“自己开个咨询事务所”的念头不知在脑子里想了多少遍,“加班太多,长时间得不到休息,自己开事务所时间上能灵活不少”。不过高山担心,“现在年薪不错,单干万一拉不到客户怎么办?你也知道日本是个注重信誉度的国家,大家都愿意找大公司,谁找个体户啊?”

  不创业的原因:危险,奇怪……

  为何不创业?“在重视规则的日本,上学、工作、结婚、生子、退休,这是一条既有轨道,一旦做些和别人不一样的事情,就会被认为‘奇怪’。”2013年,40岁的伊藤征树选择在北京创业,开起了自己的料理教室,专门教人们学做日本的家庭料理。他说,也因为如此,“很多日本年轻人想不到创业这个选项,他们的父母一辈子是上班族,没什么机会接触到创业的人。”伊藤还补充说,“按照日本的论调,创业是件危险的事。有些聪明人创业成功,也不鼓励手下人创业,只希望他们好好完成安排好的工作。”

  “创业是件危险的事情”,这或许从韩国KBS电视台今年3月的电视节目《明见万里》也能有所体现。该节目当时说,中国青年从创业到成功,“国家和社会可以允许他们失败的次数”为2.8次,这与美国硅谷创业的青年失败次数相同。而日本是1次,韩国为1.3次。失败次数少意味着尝试的机会也少。

  2009年,跟多数日企员工一样,伊藤征树被派到北京工作,4年任期结束,他离开了工作快20年的公司,留在北京创业。“我在中国看到了可能性。”伊藤说,“来中国之前几乎没想过创业,后来想自由一些,有时间做其他喜欢的事情,所以决定创业”。而中国的创业环境确实比日本宽松一些,伊藤的料理教室就开在他租住的公寓里,并未特别办理营业执照,除去购置授课所需食材,没有别的开销,投资少,风险低。同样的料理教室放到日本,必须先办理合法手续,租赁额外的教学场所,还要求一定额度的资本金,“门槛高,固定支出多”。

  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启动资金一般会成为日本人创业的难题,他们很难获得几百万融资。而在中国,技术经济观察家瞬雨7日认为,这一代年轻人多数是备受宠爱的独生子女,所以想做什么事情易于得到家人支持,“创业是一个很烧钱的事情,风投喜欢在项目的成长期介入,种子期的费用往往需要自己筹钱,对年轻人来说没有家人支持困难太大”。《201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的数据也印证了专家的观点:2015届毕业生自主创业的资金主要依靠父母、亲友投资或借贷和个人积蓄,本科生的比例为78%,而来自商业性风险投资、政府资助的比例均较小,还不到5%。

  出于资金、人脉和经验等原因,日本创业者呈“高龄化”,《环球时报》记者接触的多为30岁以上,比如已经提到的伊藤,比如36岁的中村由美。她上半年还在日本福冈咨询如何创办会计师事务所,最近记者跟她再次联系后得知,事务所已经开起来了。

  韩国的情况有和日本相似的地方。在韩国青年看来,“创业失败的风险”是他们最担心的事情,在“中日韩三国青年创业”调查中,38%的韩国受访者提到这点,而中国青年仅17.8%。韩国《首尔经济》就报道了去年11月初在首尔铜雀区开韩式餐馆的朴某(29岁)的情况。他最近为是否要关门而焦虑不已,“刚开门时,不少亲朋好友来捧场,加之周围住户前来尝鲜,所以生意还不错。但国内经济持续不景气,饭馆也随着客人越来越少陷入困境。”

  韩国青年创业的领域大多是低水平的竞争激烈领域,从事高精尖和先导行业的并不多,由此带来的就是创业失败状况严重。韩国统计厅去年10月向国会提交的统计数据显示,年轻人创业的小企业,1年内关门的占51%,5年内关门的占83%。

  据《环球时报》记者观察,除了整体经济状况不佳,韩国青年难创业的原因还包括:韩国大财阀挤压了中小企业生存空间;中年人一般在50岁左右就退休了,他们凭借一定的资本优势也在开办自己的企业,因此韩国青年人低水平创业面临与父辈的竞争;韩国金融业对青年创业忽视的传统,使不少韩国青年人创业面临贷款难的问题。

  政府鼓励,但效果有限

  12月3日,韩国著名的全州传统韩屋村举行了“青年自由集市”活动,20余名青年创业家身着韩服,介绍自己直接开发设计的创业理念,销售无人机、塔罗牌等创意产品。全州市新增长产业本部相关人士称,此次自由集市活动对早期缺乏资金的青年创业者来说是绝好的机会。2016年以来,全州市已投入1.48亿韩元资金,推进“全州青年创造就业、创业支援事业”。无独有偶,韩国釜山市著名的国际市场今年10月新运营了“全球符合文化空间”和“What Na Mall”,聚集了一批青年商人开办主题店铺。

  韩国政府近年来频繁推出支援青年创业项目,也出现一些同时促进青年个人和地区发展的成功事例,然而现实依然残酷。根据韩国统计厅的数据,今年5月韩国青年层(15-29岁)参加经济活动的比例仅47.3%,这意味着超过半数的韩国青年人处于无经济来源状态。

  在日本,《七天创业》《一万日元创业》《迈出第一步——成功人士的创业术》等书籍近期抢占书店黄金席位,“人脉交流会”“创业讨论会”等活动层出不穷,日本人似乎开始对创业产生兴趣。而日本地方政府在鼓励创业方面也做了不少工作。福冈的创业率已连续3年位居全国第一,并在2014年推出“创业咖啡厅”,一天里有12小时派出中小企业税务师、律师等专家免费为有意创业者提供咨询,费用全部由福冈市政府承担。

  不过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日本政府部门一般不敢轻易鼓励创业创新,因为市场就那么大,有时难免触及某些企业的既有利益。另外有数据显示,虽然日本有创业意向的人在增加,但最后付诸行动的不到1/4。

  中国的创业热情在外界看来很高,不过在张博涵看来,90后创业者没有想象中那么多,“创业都是深思熟虑后的选择,真正有想法并能把别的路都断掉去创业的人并不多”。

  瞬雨表示,开创新的产品空间才能给社会带来积极影响,但风险大,“年轻人创新容易‘拍脑瓜’,在存在诸多未知数的情况下去探索,去试错”。不过他强调,即便如此,创业是经历一次次不成熟才发展起来的,永远等不来成熟的时机,“应该鼓励年轻人不断尝试”。

   偏“革新”的中国与偏“传统”的日韩

  “25年前,我是北京大学的老师,后来去加拿大留学,1996年回到中国,今年是我回国创业的第20年。这20年来,我看到中国惊人的变化。”新东方联合创始人徐小平和王强于2011年成立真格基金,帮助中国青年创业。徐小平对《环球时报》记者参加的“中日韩三国媒体采访团”说,“惊人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上世纪90年代,中国学生最大的梦想就是去美国留学,获得国际竞争力,到了21世纪,主流就是回国工作;90年代的年轻人,回国后最大的梦想就是进入世界500强企业,21世纪以后,大量成功的创业者成了这一代青年的榜样,创业者成了偶像。“整个中国社会在意识观念上,从恐惧创业、怀疑创业,到鼓励创业、拥抱创业,发生了很大改变,创业环境也越来越好。”

  今年6月,由麦可思研究院编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201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发布。报告显示,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比例从2013届的2.3%上升到2015届的3%。虽然比例看似不大,但根据国家统计局《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发布的普通本专科毕业生人数680.9万估算,2015届大学生中约有20.4万人选择了创业。与之相对应的是,选择在国企就业的大学生比例从2013届的22%下降到2015届的18%。

  韩国的情况与中国不太一样,《环球时报》记者就着实为寻找一名创业的韩国青年进行采访犯起了愁。记者向身边的韩国年轻朋友了解,在这里,有“铁饭碗”之称的公务员、检察官、律师、医生以及大企业仍是大部分青年的职业追求。

  值得注意的是,韩国年轻人创业热情不足的一个社会背景是,青年失业正成为严峻的社会问题。根据韩国统计厅的数据,韩国今年10月的青年失业率是8.5%,创下17年来同月新高。而今年6月,韩国青年失业率一路飙升至10.3%,创下17年新高。因此,许多韩国青年是由于“没办法”才考虑创业。根据“中日韩三国青年创业”报告,这种情况的韩国创业者比例占30.2%,远高于中国的10.7%和日本的9.1%。该报告的调查对象是中日韩三国的500多名大学生。

  日本青年创业的情况也正在呈下降趋势。据2011年日本中小企业厅发布的报告显示,1987年有创业意向的人数为178.4万,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开始骤减,2007年降至101.4万人;40岁以下的创业主力军从1987年的49.8%减至2007年的41.5%。

  “‘我是三菱公司的山本’比‘我是山本商店的老板’更有分量。”一名从事中日商贸工作的日本人对《环球时报》记者说,“日本人获得身份认同感的方式有两种:工作以前拼学校,工作以后拼公司”。中国人讲究“英雄不问出处”,而日本不同,上升管道比较有限。

  创业热情有“温差”,创业动机不一样,创业的方向也不同。上述韩国贸易协会国际贸易研究院报告显示,31.3%的韩国大学生倾向于餐饮业等领域,中国青年则非常关注与“革新型”相关的IT领域(20.1%)。另据韩国统计厅的数据,集中于餐厅、便利店等服务业的20岁年龄层韩国创业者占74%。记者同时在大量采访中发现,日本人创业的局限性也比较强,集中在餐厅、咖啡厅和各种事务所。

  26岁的张博涵看起来稚气未脱,脖子上挂着一副耳机,他的名片上写着“北京视感科技有限公司CEO”,也是真格基金的投资对象之一,他的梦想与音乐有关。张博涵对《环球时报》表示:“虽然我是学金融的,但我对吉他和音乐一直有非常强烈的热爱。其实像吉他这么浪漫、有校园情怀的产物,很多男生都想学,但学会的人很少。为什么打游戏不会停,但学吉他就不知不觉地停下来了?核心就是因为乐器没有一个交互系统,所以当时我们想,在弹一首曲子时,能不能把下一个该弹的位置亮出来,把音乐简化了以后做成快速上手的产品。”在这个构想下,张博涵推出了智能化的尤克里里和吉他产品,“如果你去专业培训班学习乐器,花几千块钱都不一定学得会,但我能以三位数的价格让你学会”。

  32岁的高山理惠已在日本某咨询公司工作10年,“自己开个咨询事务所”的念头不知在脑子里想了多少遍,“加班太多,长时间得不到休息,自己开事务所时间上能灵活不少”。不过高山担心,“现在年薪不错,单干万一拉不到客户怎么办?你也知道日本是个注重信誉度的国家,大家都愿意找大公司,谁找个体户啊?”

【责任编辑:于璧嘉】

相关文章: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或在视频窗口中有“中青在线LOGO”标识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KAB公告更多
KAB创业教育(中国)项目介绍

KAB创业教育项目目前已在全球30多个国家开展。核心内容培养大中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而专门开发的……详细>>

KAB培训课程介绍

《大学生KAB创业基础课程》是KAB创业教育(中国)项目的成果之一。该课程力图对中国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观念进行科学指导,培养他们的创业意识,帮助他们正确认识企业在社会中的作用和自我雇用,了解创办和经营企业的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从而提升他们的创业能力和就业能力。该课程教学用书包含讲师用书、学生用书和商业游戏,适合高校各学科学生学习……详细>>

创业故事 更多

创业“失败者”的内心引力

他来到中关村创业大街“朝圣”,坐在投资人经常出没的车库咖啡里,突然感觉自己“找到了组织”。” 详细>>

青年创业者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