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青清创 -- >> 青清创推荐 -- >> 正文
APP下载

16个城市为小微企业凿“脑洞”

发布时间:2016-07-20 07:44 来源:中青在线 杨海

  7月15日,广东省江门市,“中国青创汇”全国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周,全国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城市座谈会上,15个城市相关负责人在交流。

  7月15日,中国青创汇·全国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城市座谈会在广东省江门市举行。这或许是迄今为止中国城市在小微企业创业创新领域,最具分量的一场经验分享会。

  16个小微双创基地示范城市代表、5家部委的相关部门负责人应邀来到江门,在一间不算宽敞的会议室里开启了头脑风暴,寻找各自“示范”的亮点,发掘更多的“双创”模式。

  代表们上一次“聚会”,是在北京竞争示范城市的答辩会上。那时大家还互为对手,即使交流,也表现得足够谨慎。这一次,他们则以“兄弟城市”相称,不仅一起分享成果和经验,也对自身存在的问题毫不掩饰。

  “有不少城市自己做得很漂亮,但别的城市没机会了解到,所以这个供大家一起探索交流的平台显得很重要,让小微双创在全国变成大创。”江门市市委副书记、市长邓伟根一开场就提到了交流的重要性。“不仅仅是双创示范城市,包括非双创示范城市在内,要相互借鉴, 优势互补,抱团发展,提高示范城市的示范效应。”

  “我们这次来是想解决真问题”

  实际上,在被评为小微双创示范城市之前,小微企业就一直在江门的经济版图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2015年,江门市小微企业实现注册资本300多亿元,增速超过70%。目前,中小微企业占了江门全市企业总数的96%,经济总量占半壁河山。

  但是,生产成本高、劳动力成本高、税负高和融资难、扶持政策落实难等困难始终悬在这些企业头上,让它们的利润甚至“薄得像刀片一样”。对于最具创新活力和发展潜力的科技型小微企业来说,还一直饱受资金紧缺、人才匮乏、创新能力弱等问题困扰。

  “江门做‘小微双创’不仅是完成某些指标,更要以此为契机撬动政府的自身改革。”市长邓伟根说。

  江门的问题,还只是众多示范城市里的一个切面。参加这次座谈会的代表,有的来自东部沿海城市,有的来自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有些城市的高新技术产业很发达,有些却面临着资源枯竭、产业结构单一的问题。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困境。在获评示范城市一年后,这次的江门之行,他们带来的有问题,也有答案。

  “我们这次来是想解决真问题。”张掖市市双创办副主任李文俊告诉记者。

  张掖市是全国首批15个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城市之一,也是当时甘肃省唯一的参选城市。

  “别人的答辩材料都做成了非常精美的宣传册,可我们张掖连能做出这种册子的打印店都没有,只能拿着一叠A4纸交给评审委员会。” 李文俊还记得去年在北京参加示范城市最终答辩时的场景,“可越是这样,我越觉得我们必须要拿下这个示范基地,为张掖找到一条出路。”

  因为煤炭和钢铁产业不景气,张掖市的经济一直在不断下滑。“如果不自我改革,前面就是死路一条。” 座谈会的前一夜,李文俊坐在酒店的沙发里,一手拿着张掖市的双创材料,另一只手弹了弹烟灰,皱起眉头说。

  现在,小微双创成了张掖市的“一号工程”。这项“工程”实施一年后,市各项经济指标终于有了回升的势头。

  事实上,作为劳务输出大市的张掖,2012年时外出务工人口多达30余万人。在开展小微双创工作后,如今降低到只有十几万人。张掖农村曾经抛荒的土地上,塑料大棚多了起来,果树果园逐渐连成了片。

  和张掖市一样,宁夏回族自治区的石嘴山市也是一个地处西北的欠发达城市。与张掖不同的是,石嘴山曾是不少宁夏人羡慕的地方。因为全市分布着众多大大小小的煤矿,在2012年前,石嘴山的GDP占整个宁夏GDP的半壁江山还要多。可随着资源的枯竭,昔日公路上一辆接一辆的拉煤车逐渐变得稀少起来,近年来石嘴山的经济开始下滑。2008年,石嘴山入选国务院“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

  “这是一个很大的落差,不过同时也给了我们很多启发。”石嘴山市副市长金花亲历了这次从辉煌到衰落的过程,可她并不觉得这完全是件坏事。“石嘴山不可能一直依赖自然资源发展,我们为此去竞选了小微双创示范城市,也以示范城市为契机推动了不少艰难的改革。”

  这一次,金花带来一份答卷。与国内许多资源枯竭型城市正在经历的失业潮不同,在座谈会上,金花念出了这样一组数据:“2016年上半年,全市小微企业新增就业人数9202人,创造了我市80%以上的就业岗位。”

  不仅是西部欠发达地区,即便是坐拥中国第一高楼的上海浦东新区,在小微双创上也有自己的难题。浦东新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处长张学荣告诉记者,浦东不缺创业基金,也不缺人才和融资途径,他们始终解决不了的问题十分现实:“没地”。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浦东鼓励小微企业开展“总部经济”,即把研发管理部门放在浦东,生产部门可以放在外地,这样既可以和中西部地区形成优势互补,又解决了浦东土地紧张的问题。

  在这次小微双创的推行过程中,石嘴山逐渐发掘了自身的优势:因为是老三线建设时期的西北老工业基地,石嘴山的人才基础、工业基础都比较雄厚,很容易激活那些无处施展拳脚的“民间高手”。

  “一个国有有色金属加工厂的工人,之前负责维修厂里的高温真空炉,现在自己通过技术改进,制造出了更先进的炉子,已经卖到了复旦、浙大的实验室。”石嘴山市科技局局长刘金星说。

  另外一个变化也令刘金星感到兴奋:在开展小微双创之前,石嘴山高新技术企业一年新增一个,现在一年能新增十七八个。

  事实上,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张掖拥有优渥的自然资源,是全国最早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地区之一;洛阳科院研所众多,有17万科研人员可作为人才资源;贵阳正在发展“大数据”战略,为创新提供了一条快速通道;上海则是中国的金融中心,具有无与伦比的融资环境……

  转变很苦,结果很甜

  在座谈会上,15个示范城市都晒出了自己的成绩单。可很少人知道,这一份份成绩单的背后,隐藏着多少“触动利益”的改革,又需要克服多少已知或未知的困难。

  为了降低摆在小微企业面前的门槛,江门市大刀阔斧地进行商事制度改革,推进“多证合一、一照一码”和“全程电子化登记”,解决年轻人创业“开门难”的问题。 此外,江门的综合改革还包括进一步理清负面清单,允许企业进入负面清单以外的行业。

  “服务就近不就远,收费就低不就高,办事就简不就繁。”邓伟根经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过去主政广东佛山南海区时,力推农村基层管理体制改革的邓伟根,为了小微企业改革劲头已然十足,他坚持“政府要把‘伸手’变‘砍手’,宁肯部门数据多走两圈都要让企业和群众少跑一轮。”

  实际上,对于大部分城市的执政者来说,在获得示范城市的资格后,摆在他们面前的第一个难题就是“简政放权”。而他们也清楚,由于长期积累下来的行政惯性,突然调整一个部门的某项职能会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石嘴山市非公经济服务中心主任刘润平还记得,在石嘴山推行“三证合一”的过程中,工商局一直有反对意见。直到在一次市委书记亲自带队到上海的考察中,书记让该局长自己观察上海“三证合一”的运行情况。

  “回去之后马上就执行了。”刘润平笑着说。

  在一些干部看来,与“触动利益”同样困难的,还有“转变固化的思维模式”。

  “创新一般都有迟滞性,一项新技术有时需要几年后才能显现出效益。”一位参加座谈会的城市代表告诉记者,“可是看不到短期内的效益,很多领导就会迟疑。”

  除了领导层的思维方式需要转变,小微双创对地方政府的职能转变也提出了不小的挑战。

  过去,地方政府对小微企业做的主要工作是“管理”,可这无疑给本就脆弱的小微企业加重了负担。

  “一管就死。”长期在非公经济工作一线的刘润平对过去的情况毫不掩饰。

  在这次座谈会上,“管理”一词出现的概率已经低到让人没什么印象。取而代之的是,几乎每个城市代表都提到在获评小微双创示范城市后,政府做的最多的一件事就是“服务”。

  “我们现在要做小微企业的‘保姆’。”李文俊告诉记者,现在从创业者注册登记开始,到贷款、再到技能培训,政府都会主动提供服务,让创业变得简单起来。

  和张掖一样,几乎每个示范城市都成立了公共服务中心,为创业者提供“一站式”服务。除此之外,长沙市举行了一系列的巡回活动和沙龙,吸引潜在的创业者参与到双创中;太原在每一个大型国企内部都建立了双创示范中心,为下岗工人的再就业再创业提供服务……

  “双创要求政府在作为‘管理者’的同时,要更多承担‘服务者’的角色。”虽然只有短短一年的时间,但这项工作已经改变了刘润平数十年一成不变的思维观念。

  座谈会上,在大家为小微双创一路高歌猛进叫好的同时,也有冷静提醒的声音。

  “现在创业者最担心的是这场小微双创是不是‘运动式’的?我们如何避免走进这样的误区?又如何给创业者信心?”南昌市政府副秘书长吴长金在座谈会上发问。

  吴长金的担心并不是没有道理,座谈会上每一个城市都亮出了一串串漂亮的数据。类似“新增小微企业上万家,新增注册资本上千亿元”也都已成为各项报告的标配。

  “南昌的做法是,风险提示和警示教育,让有冲动的人有榜样可学。你拿出创业的成绩单,我来给你埋单,给你的水电费,宽带费等埋单。”吴长金为自己提出的问题开出“药方”。

  除了风险提示,吴长金还提到政府如何看待“失败者”的问题。

  “我们要为创业创新的成功者送上鲜花的同时,一定要为创新创业过程中的失败者点赞。”吴长金用手指敲着桌子说,“点赞”二字明显提高了声音。

  政府也要有“创业精神”

  刘润平和刘金星这一对搭档觉得,他们现在的状态不仅是“服务者”,而且更像两个停不下来的“创业者”。

  在拿到示范城市资格后,面对这一陌生的领域,已经当了多年正处级干部的刘润平和刘金星,三个月内接连熬了数个通宵,只是为了制定出一个小微双创的3年规划。

  “说句实话,我们都是快50岁的人了,真的很久没有熬过夜了。”刘润平笑着对记者说。

  在采访过程中,刘润平和刘金星总会被自己突然闪过的想法岔开话题,随后两人很快会进入一场“创新模式”的讨论中。在他们看来,小微双创的工作激起了他们沉寂已久的激情,两个已经进入职业生涯暮年的官员在这项工作中感受到了满满当当的“充实”。

  “对石嘴山这样急需转型的城市来说,政府在这场小微双创中也需要创业精神。”刘金星说。

  刘润平和刘金星透露,他们的下一个“创业项目”已具雏形——政府成立一个风险投资基金。

  “这是为了解决民间投资意愿不强的问题。”在刘润平看来,小微双创中很多人都害怕失败,不敢轻易出手投资,这让他想起了在资本市场上很流行的“风投”。

  “我们聘请社会上各行业专业人士组成咨询决策委员会,由他们决定政府投不投一个项目。”刘润平向记者解释他的计划,“政府不参与决策,也不图收益,但我们应该容忍创业者的试错。”

  不仅仅石嘴山市,在这场小微双创的热潮中,每一个参与者都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激情和灵感。在张掖,政府把小微双创公共服务中心交给了一家小微企业,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它作为中介,将创业者与各政府、金融部门对接。这样既提高了效率,又将这项服务推向了市场,在竞争中确保它的质量。

  石嘴山同样把公共服务中心交给了市场。刘润平还清楚记得,当时做这个决策时,政府内部有很多反对的声音,他们的市委书记最后说:“自己人做,我一定知道做出来的结果。交给别人做,我不知道会是什么结果。所以,我选择由别人来做。”

  江门市有关工作人员为了制定小微双创方案,也经历过几个昼夜的不眠不休。那些基层的政府工作人员,也都在这项工作中找到了自己施展的空间。

  “成为小微双创示范城市以后,工作比以前累多了。”江门市工商局一位负责企业登记的年轻工作人员说,“但是也觉得比以前的工作更有价值。作为年轻人,还是现在这种状态更带劲儿。”

  而作为一个老牌的侨乡,江门这座城市本身,也在这场浪潮中找到自己的价值。20世纪初,江门就成为对外通商口岸,一大批工厂在此兴建。但是后来随着江门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产业布局的调整,包括江门造纸厂在内的明星工厂企业都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如今,埋藏在工厂废墟深处的创业精神也在逐渐焕发活力。根据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联合龙信数据公司制定的“江门小微企业创业创新指数”,2013年江门市双创总指数由2012年的526.20点迅速提高到942.88点。经历了2014年的调整性下降后,2015年双创指数升到714.51点,“反映了江门市小微双创活动在加快发展,企业创业创新热情在提高。”

  这种由创业创新扰动的浪潮还在不断向远方波动。为了将这些智慧凝聚在一起,发挥更大效应,座谈会最后发起了拟筹建“全国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城市联盟”的倡议,从“示范工作交流、小微双创指数、示范经验传播、小微资源对接”四个方面阐释了联盟未来的工作。

  (实习生陈蔚对本文亦有贡献)

【责任编辑:于璧嘉】
相关新闻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图片阅读更多>>
科技园 更多>>
清华x-lab的服务定位是创意创新创业学习和实践活动。
清控科创愿与您携手、创新、合作、互赢。
启迪之星众创空间,成功创业者的起点。
成为世界级中小企业服务平台。成为连接全球创新的超级孵化器平台。
创业学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