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地对接文创企业 打造文化金融品牌
2013首都文化金融服务季正式启动
2013-09-03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长期以来,文化创意难获取金融资本一直成为难题。主要原因有大多数文创企业存在起点低、规模小、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型尚待清晰的特点,它不同于一般商业房产的融资方式,在建造过程中除了依靠政府政策的支持和本身自有资源外,很难获得其他渠道的资金支持;其次,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项目的投资建设,具有一次性集中投入大、经营业绩相对稳定、运营周期比较长等特点,但由于其行业多为轻资产企业,软资产富足而硬资产基本为零,导致了战略投资人在投资方式和规模尺度上很难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决策,使得文创企业很难获得足够的初始资金。

    为此,北京市金融局、北京市委宣传部会同北京市财政局、北京市文资办、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北京银监局、北京证监局、北京保监局等部门共同举办了“2013首都文化金融服务季——文创企业融资交流对接活动”。

    北京市金融局副局长柯永果表示,北京深入开展文化金融工作的相关条件已经成熟。他提到,“首先,在政策规划方面,北京已经明确提出要建设涵盖‘九文’的文化金融服务体系。其次,在机制设计方面,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国家科技金融创新中心的成功经验给本市文化金融工作提供了模式参照。第三,在金融创新积累方面,北京市各类金融机构针对文创产业已经探索开发出了相当数量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并且已经产生了显著效果。”

    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人民币贷款余额589.7亿元,同比增长18.3%;北京东方雍和国际版权交易中心成交额9.6亿元,同比增长862%;而上半年北京市共发生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131起,融资总额336.2亿元;同时,北京地区已上市文化创意企业目前达到51家,累计首发融资额336.7亿元。此外,包括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人保财险、太保产险在内的3家在京保险公司已获批开展保险支持文化产业试点。

    但柯永果同时表示,由于缺乏一个可以高效沟通文化与金融双方的统一工作平台,北京市文创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由此导致了一系列资源浪费及创新阻碍。

    在影视对接专场活动中,有来自10多家金融机构的相关负责人对其特色文化金融服务进行了逐一介绍,其中又以银行信贷产品居多,包括影视作品的版权质押和应收账款质押,注册商标专用权、专利权、著作权质押,乃至著名的文创企业家个人无限连带责任担保的信用贷等。

    一位影视公司的负责人表示,以前一直以为向银行贷款有资质门槛或实物抵押的要求,所以从未向银行申请贷款。参加这次的对接会,主要是想对金融机构的特色产品进行了解,并与之建立联系,也希望通过在多家金融机构之间比对,寻找更适合企业的融资方式。

    活动现场,还有不少影视企业是带着项目而来,有切实的融资需求。某家以纪录片制作为主的影视公司负责人介绍,公司近期准备在新三板上市,资金需求量大,今年计划融资1000万元左右,用于演播室建设、购片、业务平台搭建及节目投入等发展需要。针对该企业情况,现场有来自银行、融资担保公司及PE的专业人士提出了解决方案,并为其推介相适应的金融产品。董潇

【责任编辑:赵金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