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用智慧点亮人生
大荔县十位大学生村官创业记
2010-06-22

  ■3 闫有智,吉林师范大学08届企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去年9月,任大荔县韦林镇仓头村村委会主任助理。 

  看准了就下手,闫有智目光中透着一股自信和魄力。

  到大荔县任职,闫有智是有备而来。2009年刚到仓头村,他就承包了10亩地,种西瓜。投资3000元,赚回3万元,这让很多人对他刮目相看。 

  大荔是农业大县,水源充足、土地肥沃,物产丰盈,品质和产量俱佳的黄豆被当地人视为不入眼的杂粮。但这些憨豆儿,让闫有智看到了商机。闫有智一番调查,得知大荔县只有一家豆制品加工厂,他就想分这块蛋糕,着手准备成立韦林豆制品专业合作社。 

  今年刚过完年,闫有智自费到洛南县洛源镇取经,了解豆腐干的生产流程和市场前景。因为还是门外汉,不懂生产工艺,他就取它山之石,和当地豆制品合作社合作,拉来一个技术后盾。目前,各项准备工作正在快马加鞭地进行。

  为了最大化节约前期开支,他决定用村里废弃的旧厂房或学校做车间,生产设备先用半自动化,这样只用15万元。看好豆制品合作社的前景,有3个村争相免费闫有智提供土地作生产车间。到底选在哪里合适,他还没有最后定夺。

  现在最焦急的问题是,食品安全认证还没有办下来。第二大问题,就是资金不足。合作社要运转起来,少说也要30万,这笔钱对事业还未起步的闫有智,可不是个小数目。为了支持大学生村官创业,县、镇两级政府都在帮他争取贷款,但到底什么时候能拿到钱,能拿到多少,闫有智心里不瓷实。

  现在投产条件基本满足,但豆制品在高温气候下易变质,闫有智意识到不盲目进入市场。他们初步决定,今年11月份产出第一批豆干,预期日产量1吨,主要销往西安、渭南等地的农贸市场。

  从选项目到市场考察,从筹备到建厂,闫有智说,他这是学以致用,企业管理知识终于派上用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