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用智慧点亮人生
大荔县十位大学生村官创业记
2010-06-22

  ■2 雷根铁,27岁,大荔县冯村镇人。陕西理工学院08届经济学专业毕业生。去年9月始,任大荔县平民乡严通村任村委会主任助理。

  来到严通村不到3个月,雷根铁就找到了创业项目--养羊。 

  说来也是缘分。村里的鳏寡老人逯玉顺是雷根铁的帮扶对象,他没事就去老人家看看,和老人拉拉家长里短。一次,他碰上老人去放羊,就打问养羊的效益如何。老人说,还不错,养奶山羊是大荔农民的传统。这一老一小越说越投机,就要联手养羊。 

  今年4月,俩人各投资3000元,合伙买来41只羊。资金有限,他们买了5只品种优良的布尔山羊,其余都是普通山羊,还多是便宜的公山羊。

  羊买回来了,却没有地方圈养。41只羊,就挤在逯玉顺家不足2分地的羊圈里。这个本只能容纳20只羊的小圈,立马爆满,小羊住进来刚刚一周,就有2只在吃草时被挤死。两只羊,就是几百元,雷根铁心疼坏了。 

  选择和逯玉顺合作,雷根生看重的是老人几十年的养羊经验。平时,村里的事不多,他就得空就来和老人一起干活,割草、喂羊、收拾羊圈,他尽量多干些活儿。

  “我想在村里成立奶山羊合作社,但有几个问题横在面前。”这位话语不多的小伙子,已经看清了创业之路的艰辛。场地问题是个头疼的事情。他准备扩充到上百只,起码需要1亩地圈养,但村干部矛盾多,没有人帮他协调。饲料是第二大问题,按100只羊计算,需要10亩苜蓿或苏丹草,才能满足供应。 

  每只母羊年产仔约4只,可卖800元,净利润只有三四百元。其余山羊卖肉,利润空间也不大,只能靠规模养殖获利。现在,雷根生急切希望解决场地问题,来年多养些。

  “一口吃不下个大胖子,先积累经验和资本,以后不愁赚不来钱。”雷根生冷静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