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城打工还是创业?来自夏津的一对年轻夫妇——
给自己打工,一年一个台阶
2010-03-17
记者 单体敏

  大年初六,济南市闵子骞路菜市场上的“衣顺百顺”服装店又开张了。

  服装店老板徐伍和媳妇从老家夏津过完年,就匆匆地赶回济南准备进新货了。小两口一边聊着过年回去时一些家长里短的事,一边重新整理货架,除了店铺外贴的“恭喜发财”对联,屋里的忙碌劲让人几乎感觉不到过年的味道了。

  小徐今年30岁,1997 年他就来到济南打工了。来济南13年,给别人打工7年,曾干过建筑工人,也跑过销售,卖过电梯、手机等,给别人打工,操心少,受得累不少,挣得钱不多。2004年,结婚生子后的他觉得再这样给别人打工下去,自己永远不能真正掌握自己的生活,也没有什么出路。于是,他靠着打工7年的积蓄,和媳妇在济南市闵子骞路菜市场的临街上租了一间七八平方米的小商铺做生意,主要卖服装、针头线脑等。

  店铺门面小,小两口经营起来格外上心。 为了全身心做好生意,他们把女儿留在岳母家,让老人帮着带。 小徐媳妇负责进货,小徐主要负责卖货。两口子为人和气,本着薄利多销的原则,价格合理,有时差个块儿八毛的钱,有人讲价他们就算了。另外,同样的服装他们总是卖得比别人便宜,小徐媳妇进货时眼光独到,服装款式总是有自己的特点,小商铺逐渐吸引了菜市场周围几个大的宿舍区的很多老主顾。所以,虽然他们的商铺左右都是做服装生意的,但他们的生意总是比别家好。慢慢地,他们和周围的居民都熟了,有时候忙不过来,附近的居民还主动帮他们看店。

  这几年,他们的收入一年比一年好。除去每月七百多元的商铺房租和每月三百元的租房费,小徐给记者算了算,去年纯收入在四五万元左右。对这个收入,小两口很满意。不过,有这个收入,小两口也很辛苦。记者注意到,小两口的脸颊上都像贴了膏药似地,发着青,那是去年冬天太冷,冻伤后留下的痕迹。平时他们的生活也很简单,中午两人就买两三个馒头,买一份小菜,就是一顿饭了。早饭和晚饭在自己租的房子里做着吃,两口子总是挑最便宜的菜吃,有时候忙了,好几天只啃从老家带来的咸菜就馒头。小徐告诉记者,自己的店要想多挣钱,就得多操心,多吃苦。他们两人晚上十二点之前就没有睡过觉。

  今年,小徐给媳妇报名让她去学车了,他们准备今年买辆汽车方便进货,另外随着老主顾越来越多,店面已经远远不适应需求了,有时候媳妇上午进的货,下午就卖没了,还有不少老主顾来预订。最近,他们正在附近考察,准备扩大店面。另外,女儿这几年一直在岳母家,今年已经六岁的她也快到了上小学的年龄了,他们想把孩子接过来在济南上学。给自己打工的这六年,小徐夫妇俩对自己的成绩很满意,虽然还是不舍得吃好的喝好的,但是他们有能力接女儿到济南借读了。去年小徐的二哥买车跑运输,他还借给二哥七万元,这是让他感到很自豪的一件事。

  来源:农村大众 (J-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