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你没商量 破解网上创业陷阱之八招
2009-03-29
来源:

  刘海洋(化名)如今早已经回老家找活干了,只是偶尔上上网,和外面的同学和朋友们聊聊天,互问一下近况。海洋说,两年前那次对他来说有些“惊心动魄”的创业经历彻底击垮了他在外闯荡的梦想。而对于那次经历,他也不愿太多的提及。从海洋断断续续的话语中,记者大概能理出个头绪来。

  2005年6月,刘海洋大学毕业。看到同是工商管理学院的毕业生,其他同学都像模像样地有了自己的工作,刘海洋很是不平衡。为了证明自己不比其他同学差,毕业后他没有回老家,也没有到外地找工作,而是在校外租了一间房子住了下来。

  刘海洋前后找了4个单位,都是由于他看不上别人不了了之。一家公司负责招聘的人说的一句话曾让刘海洋义愤填膺:“现在的大学生多的是,一个砖头砸下来,十个人里有九个本科,还有一个是硕士。不要把自己看的太高。”刘海洋说,如今看起来那个人的话虽说难听一点,主旨还算中肯。不过当时的他却是年轻气盛,听了人家的话当场“拂袖而去”。

  如此硬撑了两个月,有一次上网的时候刘海洋收到了一份电子邮件。邮件里详细介绍了一种叫做“网络电话”的产品———国内长途每分钟0.15元,无市话,适用任何网络环境,接入极为简单;专用电话适用任何网络环境,操作简单,无需驱动,即插即用……而且号称成本低、收效快等等。刘海洋此时已经没法再跟家里伸手要钱了,眼看着这么个“馅饼”从天而降,刘海洋不禁怦然心动。

  “当时我感觉那是一个新产品,按照他们宣传的说法,有可能取代传统电话。”如果“全面取代”传统电话,那将是多大的一块市场啊。已经头昏脑涨的刘海洋没有丝毫犹豫,立即和广告里提供的电话进行了联系。经过了解得知,提供这种网络电话产品的是南方某市的一家电子科技公司。随后,这家公司的所谓工作人员接二连三地给刘海洋发过一些短信、留言或者照片什么的,鼓动他尽快汇过500元钱去,公司在接到汇款后将给刘海洋寄过样品。

  很快,刘海洋就下了决心,一定要靠这个“高科技产品”赚上一笔。没有资金,刘海洋千方百计说服了平日和自己比较要好的几个同学,每人“入股”1000元。“我把当时我几个月的生活费都投了进去。”为了干得像个样子,几个人租了一间四处漏风的民房,花1600元钱买了两台即将报废的二手电脑,临时布置了一间办公室,与此同时,刘海洋还甚至准备到工商局注册一家公司。万事俱备,只等样品寄来了。

  转眼两个月过去了。其间,刘海洋还雇了一位40多岁的大姐做他们的推销员,先靠南方公司传来的宣传彩页出去拉业务。“整整一个月,我们也没闲着,就是一个业务也没谈成。”刘海洋回忆说,为了看到真正样品,刘海洋给这家公司打了无数个电话,对方不是说没货就是让他们再等等,后来干脆不接电话了。两个月后,公司的号码成了空号。

  此时刘海洋和几个同学才意识到,不是被骗了吧。几个月来,他们给对方前前后后交了2000多元钱,除了几张电子版的彩页宣传单以外,实际产品始终没见着。几个朋友和他折腾了一个月布置起来的办公室也废了。讨价还价般结完了那位推销员大姐的工资,大家算了算,总共亏了6000多元钱。回老家之前,刘海洋到公安局报了案,不过大概由于取证困难,直到现在也没有回音。

【责任编辑:李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