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指导专家系列访谈十六 |
一种低成本创业之路 |
2009-03-25 |
易铺网CEO、赛睿顾问董事总经理 陈建明 (陈思蓉 摄) 主持人:各位网友好!欢迎大家参加每周三下午进行的大学生创业系列访谈节目。今天有幸请到了易铺网CEO陈建明老师作客中青在线,为大家现场解答有关创业的问题。陈总,您好! 陈建明:大家好,很荣幸有这样的机会跟大家进行创业的沟通交流。 主持人:我知道您是从事互联网创业方面的专家,在商业地产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同时也写了很多关于商业地产方面的书籍。我们特别对您的创业经历非常感兴趣,您能不能先简单介绍一下您自己,让我们网友好认识一下您是一个什么样的陈总? 陈建明:今天很多网友都是大学生,作为我来讲也是跟大家一样的经历走过来的。我是1987年从宁夏农村考到清华大学,在清华大学学水利工程。1992年毕业之后,开始在水利行业做水利工程建筑设计,到1994年年初离开,从山沟里来到城里,进入房地产行业。应该说自己这么一个决策过程,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创业有很大的梦想,水利行业的确是很好的行业,但是自己对市场、对经济、对未来发展有很多的热望,所以我1994年1月份离开昌平的十三陵水库山沟里进入地产行业,1995年5月份第一次创业,到1999年年底,第一次创业是做房地产中介行业,主要是做室外房地产。从1992、1993年北京、上海这些城市越来越多的室外写字楼、公寓、别墅的项目,很多国外一些企业,到北京、上海开设他们的分支机构,所以这些写字楼需求很强,这些国际机构的员工、高管也会住到北京来,所以高管也需要租公寓、买公寓,或者租别墅、买别墅,所以从1995年一直到1999年在做这方面业务。 主持人:通过您刚才的介绍,我发现在您整个职业生涯道路上,做过几次重要的转型。这几次重要转型,一是从清华学习水利专业,然后又转型做了房地产,又从房地产由打工转型到了创业。我们特别想知道,在这个转型过程当中,您是怎么想的,怎么会作出这种由纯工科转到了经营,又是如何从就业转变为了创业?这两个过程都是我们这些创业者很关心的。 陈建明:我学水利的原因,知识结构可能是读工科的方式。当时怎么从水利转到经营,包括创业?我实际上1992、1993年也知道自己的缺陷,买了很多经营管理的书,自己给自己充电,让自己知识结构变得更加完善一点。也看了很多企业一些成功的书籍,包括一些企业家的传记,从当中来补这样的空缺,在这当中也的确受他们的启发,让自己创业的信念更加坚定。 主持人:我可不可以这样理解,您是通过看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书籍,然后才想到如何去转型,去创业。我比较感兴趣的一个问题是,您什么时候有创业想法的? 陈建明:创业的想法实际上是在1995年的年初。确确实实经过将近一年多的过程,对室外房地产比较熟悉了,也的确看到身边很多人能够抓住这样的机会。我看到身边有些人同样是做一样的工作,因为手里有资源,有很好的收获。当时本来是战战兢兢先尝试下海到海里来游泳,但是是在企业里面打工,锻炼自己、提高自己,先熟悉市场。经过一年时间,当看到周边的机会,并且感觉自己这些能力也达到条件的时候,就出来了。 主持人:陈总,您给我的感觉就是您是一个比较儒雅,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叫儒商,很有风度,说话非常谦和,亲和力比较强,您个人认为您自己适合创业吗? 陈建明:其实创业者最重要的几个素质,一是需要很有毅力,二是需要有很强的学习能力。人之间的差别,包括这些网友大学生,包括你跟自己的同学相比,可能学习成绩等等会有差别,但是从综合能力来讲,大家之间的差距不一定特别大。这里面决定自己能不能在公司里打工,把一件事情做好,其实你的毅力,别人可能努力两天就放弃掉了,可能你坚持一个月都不放弃,就没有问题了。有可能你坚持28天,那时候你只要一放弃,一放弃就失败掉了,但是你能坚持到30天时间。现在互联网的发展,各个行业新东西很多,如果你的学习能力不强的话,你很难获得很好的信心,为自己的创业积累足够的资讯、经验。在毅力、学习能力方面,我个人觉得是一直要长期锻炼的内容,而且也是很重要的内容。所以我想有这样的基础的话,不管你的性格怎么样,其实创业都不是问题。 |
访谈 |